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刘伟团队研发的“狭长空间自动化无轨焊接机器人”实现了200毫米×200毫米狭小截面、15米长距离的角焊缝自动焊接,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空白;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解维平团队研发的“复杂含锑金精矿封闭浸出高效电积新技术”项目,3年来为企业新增利润4886万元……在2022年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动员大会上,山东省烟台市斩获6项大奖,劳模工匠成了创新发展的“领头羊”。(2月3日《工人日报》)
据报道,近年来烟台市总工会以“产改”为契机,瞄准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建立了立足区域、面向产业、服务企业的选才、育才、用才的工匠队伍建设体系。目前,全市创建各级工匠创新工作室2400多家,建立70家工匠孵化基地。仅2021年,烟台各级劳模工匠就带领一线职工共完成技术革新6万多项,推广应用新技术7800多项。
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各级劳模工匠的“领头羊”作用,他们围绕一线生产技术难题,积极开展匠师带徒、工匠讲堂、技术帮扶、揭榜攻关等活动,既提升了劳模工匠个人专业技能,也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笔者以为,“众人拾柴火焰高”。要让更多劳模工匠成为创新发展的“领头羊”,就要让劳模工匠工作室成为职工创新的“大舞台”。 一个人是一朵火花,一个团队才是一团火。有了这个“大舞台”,一线职工在新产品、新工艺以及设备改造等方面有什么创新想法,就可以提交工作室,由劳模工匠带领大家一起来攻坚克难。如此这样,把劳模工匠工作室变成了创新发展的 “助推器”、创新创造的“孵化器”、激励员工创新的“加油站”,企业创新发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周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