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美玉) 公众参与政务服务“好差评”将有统一规范;老年人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将有服务规范;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如何评价将有标准……记者昨天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本市出台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共涉及项目211项,涉及公共安全、城市治理、工程建设、社会服务与公共卫生等方面。
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方面,将围绕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制定《低碳出行碳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围绕城市副中心高水平建设,制定《城市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10kV及以下配电网设施配置技术规范》。
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将围绕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水平,制定《城市综合管廊数字化建设要求》等标准。围绕交通综合治理,制定《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服务评价规程》《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等标准。
在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将围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制定《供热系统入户巡检规程》等标准,研究《社区菜市场智慧化设置规范》《居民小区排水服务规范》等标准。围绕扩大普惠性养老供给,制定《老年人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规范》等标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制定《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评价标准》。
在新阶段疫情防控及助力复工复产方面,将围绕全力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制定《急救车洗消站运行规范》《心理援助热线服务与管理规范》等标准。围绕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制定《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评价规范》《公众参与政务服务“好差评”规范》《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接入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