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余翠平)1月17日下午,工会、共青团、妇联、社会福利和保障等界别召开专题座谈会,委员们围绕“科学把握超大城市治理规律,持续提升首都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主题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
“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首都城市现代化治理的腾挪空间,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能够梳理科学精细治理各要素并择优施策。”市政协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旭在发言中说。
他建议在超大城市治理中,要坚持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强人口服务和管理,落实人才发展规划,促进人口有序流动,优化劳动力结构。要倾斜力量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健全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社会治理的重心要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深化“吹哨报到”机制,并赋予其即时化功能,加快响应时效;畅通紧急服务、人道救助渠道;加强市属应急力量建设和储备,藏兵于民,提高防减救灾能力;发展社会工作,支持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慈善公益等事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审计处处长、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郑仕敏在发言中表示,要完善未诉先办的微治理机制,促进群众参与式需求表达。搭建居民全过程参与的平台,构建多渠道、常态化的微治理机制,打通供需堵点。推广街道流动问诊、本地电话热线等形式搜集民情,提升街道干部、社区及其它基层自治组织搜集民情民意的能力,开展评选“未诉先办”示范点,提升基层政府问需主动性和问需方法。
他建议要建立协商议事的常态化机制,增强落实单位“吹哨报到”能力,同时加大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提高链接居民参与的能力。总结和推广回天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模式和经验,树立北京治理品牌。分社区、街道、区三个层次以“看得懂、学得了、用得会”的原则总结“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协商议事”“多元主体参与”方面经验,总结和推广回天地区治理典型案例。
市政协委员、著名城市治理专家、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副会长汪碧刚则表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核心在“人”,落点是文化,北京作为首都,更要温度与厚度。城市的温度就是人本理念,城市的厚度就是城市的文化涵养。新形势下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亟须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和人民需求,着眼党建引领、重心下移、科技赋能,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他建议构建“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城市治理创新体系。通过实践探索发现,“1+3”社区治理服务创新模式在城市治理提升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1”是指党的领导,“3”为概数,即“多”的意思,是指社会多元力量。“1+3”突出强调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充分调动街道办事处、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辖区社会单位、社区中介服务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等多方力量,持续参与社区工作,最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凝聚合力、多元共治、跨界联盟”的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图为1月17日下午,委员们在“科学把握超大城市治理规律,持续提升首都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专题座谈会上踊跃发言。
实习记者 曹立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