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节气。虽然还有一个节气“大寒”,但是根据气象资料,小寒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此时万物冬藏,要做好小寒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小寒养生在于“藏”,养生保健宜“一防二补三早”:
防寒保暖
古人云:“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在古人眼里,寒冷是个不断发展和积累的过程。隆冬“三九”基本上处于小寒时节内,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大寒,滴水成冰”,所以防寒保暖是这个节气养生最重要的事情。
天气寒冷,胃肠病、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都容易发生,所以保暖是第一要务,从头到脚容易受凉的部位都要倍加呵护。首先从头做起,出门戴好帽子有助于减少散热;戴口罩不但可以保暖,还可以防止呼吸道传染病;围巾可以减少颈椎病在冬季的发生;腹部保暖可以减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泻等疾病;膝关节的保暖也很重要,不要单纯为了追求美观而过多暴露膝关节;脚部保暖除了穿厚实的鞋袜,还可以采用热水泡脚的方法。
补肾润燥
小寒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尤其要重视“补肾润燥”。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补好了,五脏都可受益。此外,冬季进补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补,不可盲目。一般人,特别是平素怕冷的阳虚体质,应多食用羊肉、狗肉、牛肉、鲅鱼、海虾、核桃仁、韭菜等补阳的食物,而平素怕热的阴虚体质,应多吃鸡肉、鸭肉、大枣、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平补的食物。当然,进补也要“限量”,体质偏热、爱上火的人要适当少吃。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和深色蔬菜,如大白菜、胡萝卜、菠菜、茄子等。
小寒时节,天气除了严寒,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干燥,因此要多饮汤汁,润燥生津。常饮梨水可以滋阴生津,润燥止咳,防止天气干燥导致的口干、咽干;还可以煮萝卜水饮用(最好是白萝卜),可以理气健脾、清热利尿,同时有促进消化之功。
早睡晚起适当运动
小寒节气应适量、适时运动,可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同时使人精力充沛。运动还能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
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老年人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运动时务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使阳气外泄。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以及“五行学说”,肾主骨生髓,而寒易伤肾,冬季易出现骨关节疾病,运动同时应注意对骨关节的保护。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此时气温很低,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锻炼时间尽量选择日出之后,因为日出后气温升高,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需提醒的是,小寒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必须有一段时间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待机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
另外,早睡晚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因为冬属阴,昼短夜长,阳气不足,人容易生病,冬日适当早睡晚起,每天多睡一小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可以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增加身体的强壮程度,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经常晚睡、早起、通宵熬夜等,这些生活小细节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对于工作压力大的都市人,若是由于工作原因不能保证早睡晚起的作息,建议在午饭后借助半小时左右的午休来进行调理。
□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