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去家门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疑难重症可由社区帮助转诊,通过绿色通道去综合医院就医;病情稳定后还可以回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药、输液进行后续康复治疗……记者从朝阳区了解到,该区统筹辖区医疗资源,构建了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三级医院的分级诊疗模式,充分满足百姓的就医需求。
建立上下转诊分级诊疗体系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1月2日上午,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层的输液室里,几位患者正在输液。“来这里输液太方便了,不像去大医院要等很久,这里环境好,人也少,而且离家近,走着就能来。”一位患者告诉记者,家人带她去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诊断后开了药方,建议她可以回社区输液。
这位患者之所以能在大医院看病后回社区康复治疗,得益于朝阳区已经建立的上下转诊分级诊疗体系。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中日友好医院牵头的朝阳区东部医联体成员单位。目前,从三级医院转回社区进行输液治疗,在朝阳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实现。
“这种做法可以积极发挥大中型医院在人才、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也能充分利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功能。”朝阳区卫健委主任张瑞介绍,在原医联体运行模式不变,机构对应关系不变的基础上,采取均衡辖区医疗资源的方式,按照区域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小、诊疗特点、设备配置、整体技术水平等进行多纬度评价,构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的分级诊疗合作模式。
记者了解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一级合作医疗机构作为一级诊疗单位,对就诊的患者提供住院治疗,对急重症患者完成转诊;接受医联体内、分级诊疗二级合作医疗机构转入的门诊患者输液服务,接收轻症或康复期患者住院或康复期治疗。二级诊疗单位将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合作医疗机构急重症患者的住院治疗。同时,可将本机构的轻症患者/康复期患者/门诊输液等其它一般性治疗的患者转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合作机构完成后续治疗。三级诊疗单位提供医联体、分级诊疗体系中一级合作医疗机构急重症患者的门、急诊需求;接收由医联体、分级诊疗体系中一、二级合作医疗机构危、急重症患者的住院需求;接受区级转诊平台提请的会诊任务及转诊危重症患者的住院需求。
打通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路径 家门口享大医院同质化服务
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远程会诊中心,社区医院的医生正在与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对一位老年患者的病情进行远程会诊,听了患者的详细数据报告和临床症状后给出了建议。
“通过打通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路径,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大医院同质化服务。”张瑞介绍,以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2022年与中日友好医院完成各类远程会诊3681人次,向上转诊74人次,下转住院患者63人次。中日医院医生还会陪同下转的重点患者一同到社区,与中心医生当面交接工作,并定期查房,为患者提供和中日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记者了解到,朝阳区以医联体为抓手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建立了“四片一体系、四互一平台”的医联体工作构架,即“互联互通互动互认和转诊会诊平台”。“四片一体系”则将全区划分为4个网格,成立了中部、东部、北部和南部4个紧密型医联体,目前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纳入以中日友好医院、朝阳医院、安贞医院和垂杨柳医院为核心医院的紧密型医联体中。
家庭医生签约覆盖近半居民
对重点人群摸排建档
家医签约中心是朝阳区打造的特色服务品牌。在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区一层的门诊大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心”十分显眼,在这里就可以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血压、血氧、中医体质辨识等健康自测。
据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白勇涛介绍,2022年中心已签约39579人,签约覆盖率45.52%。对辖区重点人群摸排建档了10403人。同时,中心还与辖区内两家养老机构建立了“手拉手”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疫和医疗服务。
根据新冠疫情防控新发展新变化,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专门建立了风险评估机制。白勇涛介绍,中心按照有没有接种疫苗、有没有不稳定的基础病等,建立了红、黄、绿三级风险评估。红的是高风险,属于我们的重点关注人群;黄的是中风险,属于我们要关注的一个人群;绿的是低风险的一般人群。经过摸排,目前有915位老人被列入红色高风险人群进行重点关注,而这915个人里面,独居老人大概有67个,因为没有亲属在身边,所以把他们列为重点关注中的重点,有专人每天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
□本报记者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