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新冠隔离病房,让温暖与治愈同在
贴心+温情 将患者们的“方舱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1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昌平区中医医院骨科护士杨丹蕾:
贴心+温情 将患者们的“方舱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阿姨,您今天情况怎么样?如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请尽管开口!”“您体温怎么样了?口服药吃过了吗?要注意多休息,有需要随时联系我们。”近日,在九华十六区方舱医院内,护理组组长助手杨丹蕾正一一了解患者状况,记录大家的实际需求。

今年23岁的杨丹蕾是昌平区中医医院骨科——脊柱科的一名护士,11月25日,她被调配到九华十六区方舱医院。“这是我第一次进方舱,内心有些紧张,但我知道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杨丹蕾表示,当她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的一霎那,便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名战士。“大白”相见,共赴战场,她为自己和同事们感到光荣和骄傲。

当时,九华十六区方舱医院刚刚启用,各项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理顺。进舱首日,杨丹蕾便和同事们忙碌起来。由于部分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波动大,杨丹蕾便耐心安抚,向他们核实信息,引导他们办理入住。入舱那天夜里,她记不清说了多少话,第二天早晨嗓子都哑了。

“我们每4个小时一轮换,一天至少轮换两次。在方舱医院工作,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工作繁杂多样、事无巨细,而且方舱里有许多老人、孩子等特殊群体,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是‘多面手’,能分类处置不同群体的需求。”杨丹蕾说。

有一名患者的抑郁症发作,偏巧药物又用完了,便向杨丹蕾打电话求助。由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是国家管控类药物,只有精神类专科医院才能开药,杨丹蕾及时上报昌平区卫生健康委说明情况,最终在各部门的协调下,当天就为这名患者找到了所需的药物。“患者还特意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对我们医务人员进行了表扬,这让我们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是有意义的。”杨丹蕾说。

除了要及时解决患者诉求,杨丹蕾还负责接收病患、核酸采样、为患者送药等工作。“其实我一直认为,医护与病患要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这样患者才能尽快恢复健康。”杨丹蕾告诉记者,每一位患者进舱时,她都会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果有基础疾病,她会仔细记录并给予重点关注。遇到年幼的病人要等待父母同时双阴后才能出院,或是子女要照顾年迈父母放弃出院等情况,也需要医护人员一一标记、班班交接。

在一次接收病患的过程中,杨丹蕾遇到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由于年纪较大,老人耳背,杨丹蕾便一边搀扶着老人,一边用手比划着方向。老人驼背严重,走两步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杨丹蕾就默默陪在她身边,一步一步慢慢走。把老人安顿好之后,杨丹蕾赶紧联系上级领导,协调解决老人日常生活问题,在得知老人的儿子在另一个方舱隔离时,经过相关部门及时协调,安排专人专车将老人的儿子也闭环转运至九华十六区方舱医院,与老人一起隔离。

“个别患者转阴较慢,这时他们的心情难免变得烦躁,我们也会重点关注,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经常找他们聊天,缓解他们的焦虑。”杨丹蕾介绍,按照政策,隔离人员在舱内观察7天,之后解除隔离即可转走。大量的转入转出,对医护人员来说工作量是巨大的,但大家都没有丝毫怨言,每天坚守在岗位上,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贴心的服务。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用多种暖心的方式帮助患者减轻身心压力,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尽力让每一位患者在方舱的生活都能感到温暖。”杨丹蕾说。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王星月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