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密之语”心理工作室尽显司法温度
渤海镇老旧健身器材“上新了”
18个项目获“城市设计专项奖”
昌平区拟定47.5公里乡村公路大修计划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昌平区拟定47.5公里乡村公路大修计划

 

行经昌平区的孟百路,这里路面宽敞平整、环境优美宜人。孟百路是当地群众平时上下班和去医院、加油站、学校的必经之路。“此前这条路冬天尘土飞扬,雨天坑坑洼洼,特别难走。”附近居民说。在昌平区人大代表及承办单位的积极回应和落实下,今年,昌平公路分局完成孟百路在内的多项乡村公路大修工程。

覆盖范围广、服务人口多、公益性强的乡村公路,串街联乡、通山入林,是乡村百姓家门口的第一条路。今年,昌平公路分局精准聚焦乡村振兴和乡村出行难点,针对部分乡村公路路面破损和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大修,惠及北七家、十三陵、兴寿、南口、小汤山、马池口、延寿、百善8个镇。如今,一条条崭新的柏油大道穿村而过,如“毛细血管”般的乡村公路网连接成片,铺出乡村振兴“快车道”,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近三年来,昌平公路分局先后启动乡村公路大修工程38项,在提升路网支撑能力的同时,以美丽乡路促乡村振兴,从注重连通向提升质量安全水平转变,致力于延展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乡村公路为脉络的纵横交错路网体系。

“在乡村公路大修过程中,难点在于避免施工对周边村民日常出行造成影响。从前期施工方案的选择,到具体工期的安排优化,我们都以保障群众出行为先,通过夜间施工、分段施工、错峰施工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对道路通行、路域环境和群众生活的影响。”昌平公路分局副局长赵凤菊介绍。

据悉,昌平公路分局结合区域乡村公路现状、镇村规划及群众诉求,拟定了34项共计47.5公里的乡村公路大修计划,目前正在开展预算评审工作。待项目实施完成后,昌平区乡村公路中等以上道路比例将提高4.7个百分点,乡村公路技术状况和安全状况水平将显著提升。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王星宇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