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天下安。扎根兴农强农事业三十载,曹海力用心守护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主动担当的初心与使命。
走进昌平区百善镇北京银黄农业园,曹海力正在田间和农户交谈,西红柿产量如何?这批黄瓜长势怎么样?瓜果蔬菜、农田耕地是曹海力每天最关心的事儿。只要农户有困难,一个电话或一条信息,他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熟悉曹海力的人都知道,他最是“闲不住”,凡事总是决定做了就要做好。“我的车里常年备着雨鞋和备用衣服,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曹海力告诉记者,眼见为实,下到地头才能了解真实情况。将农业知识以及政策烂熟于心,才能更好地为农户解决问题。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进步的时代,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近年来的极端天气和新冠肺炎疫情,给昌平区粮菜生产带来压力。为排除安全隐患、快速恢复生产,稳定和保障市场供应,曹海力带头向上沟通、向下指导、对外宣传,顶风冒雨下田间,了解农民诉求,解答居民疑问,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千方百计及时恢复耕种。他向农户宣传耕地地力补贴、菜田补贴、小麦一次性补贴等惠农扶持政策,协调各部门拓宽销售渠道,缓解园区生产压力,保障每位农户的利益。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昌平区粮食及蔬菜面积增长迅速,在全市名列前茅。今年以来,已完成粮食播种34340亩,完成年度任务168%;蔬菜播种18668亩,蔬菜产量33428吨,1至10月蔬菜任务完成率综合排名全市靠前。
为保障复耕复垦,解决“荒田”“占田”“毁田”问题,曹海力开拓思路想办法,带领区“田长制”办公室,结合区情制定《昌平区“田长制”实施方案》,完善了配套制度。
此外,为实现用科技带动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信息化,在曹海力推动下,昌平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农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该系统建成后,通过线上便可及时深入全面了解全区农业发展情况,建立以空间信息为基础的农业农村资源信息库,落实到地块、细化到人,实现耕地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升耕地产量产值。”曹海力介绍,该系统预计明年6月在全区投入使用。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贺昕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