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钟鼓楼,老北京人都有说不尽的话题,因为这里不但是老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老北京的一张面向世界的文博名片。连许多外国游客来北京也必到钟鼓楼。因为不来这里感受一下,就不算清晰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
为了更加彻底了解老北京历史文化,这几年来,我陆续来了四次钟鼓楼。无论是登楼眺望中轴线,还是聆听击鼓声,抑或是围着钟鼓楼的街道四周流连,都能深切感受到钟鼓楼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建筑,而是深深融入北京文化肌理的一个重要符号。
在钟鼓楼感受北京中轴线北端点
多年来,我基本走遍了全国,尤其是诸多省会城市。我惊奇地发现,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钟鼓楼。而这钟鼓楼往往就建在城中心的核心位置。不过,与北京城不同的是,其他各地的钟鼓楼差不多都是并列的,而北京的钟鼓楼却是前后排列。鼓楼在前,100多米之外才是钟楼。
巍峨的鼓楼横亘在地安门大街路口,据称在以往几百年前没有高楼的时代,钟鼓楼都是老北京最高的建筑。由此可见,钟鼓楼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成语,是晨钟暮鼓,说的是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后来又推广到城市里。据称是出自唐·李咸中《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早晚的钟鼓声都已经听不到了,只剩下明月和孤云寄相思。
晨钟暮鼓说的是时光流逝。古时城楼报时的时候,会敲钟击鼓,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在唐代,鼓一响,城门就要关闭,实行宵禁;大街上不允许行人走动,否则就要受到监禁。钟鸣一响,城门开启,家家户户就可以出来生产活动了。古人没有表,因此靠着鼓楼击鼓定更,钟楼撞钟报时,对人们的起居劳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北京鼓楼作为古代京城的报时台,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原名齐政楼,后毁于火。当时建楼于元大都的中心位置。鼓楼是北京最高和形体最大的古建筑之一,也是留存至今最重要的古代标志性建筑之一。后因火灾屡次被毁 又屡次重建,现存的鼓楼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鼓楼高46.7米,是三层楼阁式建筑,顶为歇山式,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鼓楼北面东侧设有登楼的券门内有69级台阶,可至二层。我来这几次,都毫无例外地艰难登楼。这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需要耗费巨大的体力,才能攀登到二楼。二楼大厅内设置有壮观的更鼓群。鼓群由二十五面报时的更鼓组成,正中主鼓代表一年,位于中轴线上二十四面群鼓则代表二十四节气。我逐一看着这些陈列的鼓,仿佛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鼓声。
钟楼在鼓楼北,是老北京中轴线的北端点。原址为元大都大天寿万宁寺之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后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钟楼正南为一座与围墙相连的三联大门,中门内为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重建钟楼碑一通,螭首方座,碑首题额《御制重建钟楼碑记》,碑阳为经筵讲官户部尚书梁诗正奉敕敬书碑文,碑阴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京兆尹薛笃弼书的《京兆通俗教育馆记》碑文。
钟鼓楼不仅是报时中心,更是江山稳固的一个象征
前几年钟楼一直在大修,前不久刚刚开放。因为是新近开放,很多人并不大知道,所以相对于鼓楼,来这里参观的人较少。来钟楼当然也要费力地登到钟楼二楼。它通高47.95米,底层基座的四面均有券门,内设75级石阶可上二层的主楼。主楼面阔三间,上有黑琉璃瓦绿剪边覆顶,下有汉白玉须弥座承托,四面分别开一座券门,券门的左右各有一座石雕窗,周围环绕着石护栏。
钟楼的正中立有八角形的钟架,悬挂“大明永乐吉日”铸的大铜钟一口。钟高7.02米,直径3.4米,重63吨,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量最重的古代铜钟,有“钟王”之称。据称,在过去北京城,当时尚无高大建筑的时代,其声音可以传播数十里远。
登上钟楼二楼,由于在它的前面是鼓楼,所以从视觉上不能看的更远。钟楼通高约48米,全为砖石结构,精致而坚固,灰筒瓦绿剪边歇山顶,四面开券门,显得十分壮观和厚重。
正如有的专家所说的那样,钟鼓楼不但是老北京的报时中心,而且是元明清时代的重要建筑,这里是皇权统治、江山稳固的重要象征。现在的钟鼓楼虽为清乾隆年间所建造,但其高耸、沉稳、敦实,“飞檐杰阁,翼如焕如”的形制依然不变。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钟鼓楼,都会给人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也就是都能给人以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透视效果。
来钟鼓楼不能不看击鼓表演,这已经是来这里的一个标配。因为只有看击鼓表演,才能给我们带来一种沉浸式体验。
我来鼓楼的几次,都毫无例外地登上鼓楼二层,观看了击鼓表演。根据鼓楼列出的时间表,一天内有几次的击鼓表演。虽然还没有到表演时间,但已经有不少等待观看的游客了。不一会儿,身着白色衣服的三个30多岁的击鼓手,雄赳赳地走了出来。然后激昂的鼓声在他们的鼓槌舞动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连楼下面的地安门大街上都能听到。
由于各方面因素,目前钟鼓楼主办方似乎还没有开发出更多的鼓声表演,比如,封建时代百官上朝、部队进军、关启城门、全城宵禁等不同的鼓声。很多观众都觉得不大过瘾。因为击鼓表演也就5分钟左右。未来深入挖掘鼓文化内涵,需要各方面持续发力。
光影沉浸展“共鸣”,唤醒公众对文脉的记忆
前不久,我再次来到钟鼓楼,发现这里多了一个重要的展出,那就是主题为“共鸣”的时间专题展。在历史上,作为司时中心,北京钟鼓楼曾敲响的暮鼓晨钟代表着标准的北京时间,文武百官、平民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此为准。当我走进北京时间展厅后,对钟鼓楼的历史地位更加有了全方位的认识。
钟鼓楼由碑漏、铜刻漏、时辰香计时,击鼓定更、撞钟报时构成完整的报时系统。在六百多年的报时历史中,钟鼓楼始终沿用先击鼓后撞钟,即每日报时始于“暮鼓”、止于“晨钟”的报时方式。在展厅里,观众还可以选择旧时候的叫卖声来走进历史深处。戴上耳机,轻触互动屏,便可选择万宁桥、地安门、神武门、午门等“四九城”里任意一座城门上听到的钟声。此次展出,还首次展出了钟鼓楼的镇物。1986年,钟楼修缮时取出的“镇物”被放置在玻璃器皿中,包括五色宝石,金、银、铜、铁、锡五色小元宝,24枚两面分别刻有汉文和满文“天下太平”字样的金钱,五条有墨书“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五枢宝经”字样的绸带,以及五色丝线、绢和五谷杂粮等。
在展厅里,还有很多老北京人。他们一边仔细听着旧时的各种声音,一边和同伴述说着自己多年前的见闻,仿佛重新回到了小时候的美好时光。
走出巍峨厚重的钟鼓楼,我情不自禁地再次深情回望了一下这两座古老的报时建筑,耳畔似乎还回响起那悠扬的钟声和有节奏的鼓声。想到北京正在进行的中轴线申遗,如果能顺利入选,无疑将推动钟鼓楼焕发出更大的魅力和影响力,老北京钟鼓楼也必将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一张重要的文博名片。
主讲人介绍:
赵强 资深出版人、编审、知名时评人,曾在多家出版机构担任重要职务。著有杂文集《楞客天下》《出版行旅—总编辑手记》等7种,在100多家媒体刊发近2000篇杂文、评论、散文等。为北京杂文学会会员,至今仍笔耕不辍。
□主讲人:赵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