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到2025年累计培养至少20万现场工程师
在进博会感受“美美与共”
进博会北京馆展示开放重大成果
2023年度中央机关 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
甘肃兰州鲜切玫瑰远销海内外
海淀“两区”招商地图在进博会首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部委联合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
到2025年累计培养至少20万现场工程师

 

本报讯(记者 任洁)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工程院、全国工商联决定联合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加快培养更多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记者昨天从教育部获悉,到2025年,全国累计不少于500所职业院校、1000家企业参加项目实施,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据了解,专项计划的工作目标是面向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人才紧缺技术岗位,对接匹配职业教育资源,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建设一批现场工程师学院,培养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在专项计划中,项目企业设立现场工程师学徒岗位,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学徒培养协议,明确学徒参照企业职工或见习职工享受相关待遇,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学徒培养和员工职业教育。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基于真实生产任务灵活组织教学,工学交替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在招生方面,专项计划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根据岗位人才需要,校企进行联合招生。实行小班化教学,支持通过中高职贯通培养、专升本等形式提升教育层次、接续培养。校企联合开展职业能力评价,设立淘汰机制,实现动态择优增补。职业能力评价结果作为入职项目企业的定岗定级定薪参考。

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项目企业选派具有教学能力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学徒培养,选派的承担教学任务人员可以收取课酬。项目学校相关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参与企业工程实践或技术攻关,可以按规定取酬。

为保证计划顺利实施,教育部会同有关方面配套了多项激励保障措施,包括对参与项目的企业在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时予以倾斜,对纳入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组合式激励,鼓励地方对参与学徒培养的有关企业进行补贴;对参与项目的学校,将学校参与情况作为高职“双高计划”、中职“双优计划”等项目考核遴选参考;鼓励相关省(区、市)统筹使用地方教育附加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资金,对项目学校给予支持,对实施绩效较好的学校给予奖励,支持项目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加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等的建设投入,并给予相应用地、公用事业费等优惠;为专项培养计划设立奖学金。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