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十年磨一剑
烛光里的自习课
高铁飞驰见证中国力量
开展“质量月”暨食品安全进商超宣传活动
■征稿启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烛光里的自习课

 

大约是1993年,我正在乡镇中学读初三。冬天是当地的枯水季节,停电高峰期,但初三学习任务重,学校不放心我们回家自习,要求我们留在学校。为了应对临时停电,每个同学都会准备一根蜡烛上晚自习。没有想到,昏暗的烛光里竟生出了许多难忘的欢乐时光。

数学老师是个严谨的中年男人,平日里对我们要求严格,全班同学都有点怕他。他的开场白是:“同学们,时间紧任务重,虽然停电了,我们也要继续战斗。”同学们稀稀拉拉地响应,好吧!上课时,老师在讲台上放两根蜡烛,第一桌的同学也会贡献几根蜡烛,就着昏暗的烛光,老师在讲台上一边讲题一边把演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字写得比箩筐还大。一个调皮的男生说,老师,看不见呀。后面的同学也跟着起哄说,就是看不见呀。也有手持电筒的“富翁”将电筒的光射向黑板,慢慢地,电筒的光就故意射到了老师的身上,又移到了老师的眼睛上。老师把粉笔头一扔,一边摇头一边叹气说,那就上自习吧。

英语老师是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帅小伙,和我们相处得很融洽。看着教室里稀稀落落的烛光,自然猜透了我们的心思,笑嘻嘻地说:“上自习课,大家自己做作业吧!”我们三五成群,小脑袋凑在一起,快速地完成作业,剩下的时间就小声地讲笑话,分享见闻……偶尔有坐在教室后面的男生会将一小截香肠放在饭勺里,把勺子放在烛火上烤,不一会儿,就听到肥肉在烛火炙烤下“滋滋”的爆裂声,一阵肉香在教室里若隐若现地飘着。“作案”的同学担心被老师责罚,把烤得半生不熟的香肠用小刀割得四分五裂,分给邻座的同学。我们彼此掩护囫囵吞枣地将香肠粒送入腹中,虽然每人只分了米粒大小的一块,也吃得津津有味。这大概是我平生吃过的最早的烧烤吧!老师在讲台上踱来踱去也是无趣,有时会和我们分享他的童年往事。在烛光的映衬下,眉飞色舞的老师和笑意盈盈的我们,构成了无比和谐的画面。

物理老师是个音乐爱好者。如果停电的时候恰巧轮到物理课,同学们就会提议,“老师,我们唱歌吧!”物理老师爽快地答应。黑暗中,同学们扯着嗓子涨红脖子的歌唱,是忙碌而枯燥的复习生活里最有意思的调剂品。

当年的很多往事早已被遗忘在岁月的长河里,但烛光里异常生动的面孔,谈天说地的我们、畅想未来的我们、青春迷茫的我们,却永远地留在了记忆最深处。

□刘泽琴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