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丰台打造“样板间”社区推进创城达标
丰职师生一针一线创作新时代“千里江山图”
红色基因在“毛泽东号”传承
科技治污提高蓝天“含金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10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山区生态环境局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
科技治污提高蓝天“含金量”

 

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用数据说话。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气象扩散条件逐渐转差,房山区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开始忙碌了起来,除了持续开展施工工地专项执法检查外,也加强了线上的数据监督。

近日,记者走进房山区生态环境局的监控中心,一个240英寸的大屏幕赫然出现在眼前,屏幕中不仅有房山区工业园区的分布位置,还有油品罐、医药行业、化学品库房等可能产生污染物的图标,每个图标上都“飘”着一个数值,数值每隔5分钟会发生变化。在屏幕的左边,可以看到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均值,以及所在站点的氨气、硫化氢等气体的浓度值情况。

房山区生态环境局监测站站长刘辉告诉记者,这是去年刚“上新”的工业园区监测平台,在燕山地区有134个点位,就像“千里眼”一样,24小时帮助监管人员实时监测工厂的排污情况。和之前的大气环境预警系统一样,这个平台一方面让监管人员通过大屏幕、电脑等终端实时看到辖区内厂区污染物排放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履行环保主体责任意识,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切实解决排污扰民问题。

近年来,房山区自动监测体系不断完善,通过线上数据和线下机制的有效融合,企业排污的精细化监管水平大幅提升。PM2.5年均浓度由2015年的96微克/立方米降至现在的30微克/立方米,降幅达68.8%,PM2.5浓度创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低。

尽管同7年前相比,北京城市秋冬季雾霾压顶的日子已经越来越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改善空气质量的进程可以放松或停步。刘辉说,以前关注更多的是PM2.5的指标,但提到蓝天的“含金量”,涉及的元素还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臭氧等。“含金量”更高的蓝天一定会让居民感觉呼吸起来更舒服,而这也需要继续引入科技手段,只有找准污染源,才能实现PM2.5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臭氧协同下降。

未来,房山区还将继续打造“智慧环保”系统,用卫星遥感、红外遥测等更多科技设备,形成一体化的“智慧环保”体系。

□本报记者 周美玉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