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丰台打造“样板间”社区推进创城达标
丰职师生一针一线创作新时代“千里江山图”
红色基因在“毛泽东号”传承
科技治污提高蓝天“含金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0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职师生一针一线创作新时代“千里江山图”

 

10月28日,北京市丰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京绣系列作品《江山千里绣》正式面世,师生们以长卷为书、以针线为笔,一针一线描绘出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同日,学校将该作品捐赠给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

《江山千里绣》系列作品是丰职非遗专业“京绣工坊”师生历时8个月运用京绣技艺绣制而成,包含一幅长卷和34个礼盒。整个作品以青绿色为主色调,长卷长3.4米、宽56厘米,34个礼盒运用圆形构图,选择各省份的代表性建筑或标志,运用缠枝纹、海水纹、祥云纹、如意纹四种中国传统纹样,每个礼盒包含丝巾、化妆镜、手包、领带四种文创产品。

丰职非遗专业负责人介绍,在京绣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李凤茹的指导下,丰职师生设计创作了这幅京绣作品。从江西井冈山、浙江红船到山西悬空寺、甘肃莫高窟,从桂林山水、泰山到天津港、港珠澳大桥,从贵州“中国天眼”到内蒙古风力发电,作品中的“绣”不仅代表京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代表祖国江山“秀”丽;“长卷”不仅体现56个民族团结一心、党的事业长盛不衰,更寓意着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丰台区职业与成人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赵爱芹介绍,《江山千里绣》是“京绣工坊”继“六合同春”冬奥文创产品之后的又一京绣新品。多年来,学校积极对接首都中轴文化带发展,以着力打造中轴线非遗文化教育特色为重点,吸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技艺大师来校指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教育对接,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助力文化传承和创新,为社会培养懂非遗、会设计、能制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活动中,馆校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将互为平台与基地,为培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搭建教学实践基地和科研平台,探索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的馆校合作模式,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