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东城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以科技创新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扎根审判一线13年无一错案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罗兰:
扎根审判一线13年无一错案

 

罗兰是东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她扎根审判一线13年,先后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民商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工作,参与审理各类案件2000余起,结案率、息诉服判率均居部门前列,无一错案,无一信访。因成绩突出,表现优异,她先后获评“北京法院十佳法治副校长”“北京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东城区巾帼建功标兵”“东城区优秀法官”等荣誉称号。

投身扫黑除恶 建设平安首都

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作为东城区人民法院扫黑专班成员,罗兰勇挑重担,带头承办重点案件十余件。由其承办的全国首例以非法经营罪惩治“非法一日游”乱象典型案例,涉案金额高达1.8亿元,涉及13名被告人、8家被告单位。她还在涉黑恶线索核查、案件复查等方面狠抓落实,为首都平安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罗兰法律专业功底扎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总结审判经验。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她带领审判团队撰写的《首都核心区“非法一日游”犯罪屡禁不止影响首都形象》《关于“非法一日游”行刑衔接问题的调研报告》等获得广泛关注,推动了有关问题的解决。

此外,罗兰撰写的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张某拍卖合同纠纷案判决书,以论个案彰显行业规则,荣获北京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奖。

为积极探索未成年保护工作机制,她曾执笔起草《东城区涉少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为该机制最终上升到法律规范提供有益参考。她撰写的《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的构建》等十余篇文章入选多个国家级、市级刊物,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作出应有贡献。

注重司法延伸 创新普法形式

罗兰热心普法宣传工作,注重司法延伸,坚持以案释法、以宣传促法治,13年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0余次,策划并拍摄普法微电影6部,送法进校园、进社区、进社会。

罗兰组织全区年轻干部250余人旁听贪污案件审理,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司法威严,牢记心中职责使命,警钟长鸣。6·26国际禁毒日,她对贩毒案件进行宣判并接受媒体采访,呼吁民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她参加大型网络直播节目《法官来了》,累计播放量高达500万余次。她应邀参与策划由司法部指导、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出品的“中国梦·法治兴”网络普法课程,负责小学生法律常识课共计16课时的撰稿及录制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罗兰率先策划并撰写涉疫情普法警示案例并制作宣传页,在东城区二十余个社区张贴发放,第一时间提醒居民科学防控,共抗疫情;策划并录制两期线上普法微视频《法律运行我明了》《权利义务我知晓》,系疫情期间全市首个线上法院开放日,引领居家民众线上参观法院并了解疫情防控法律知识。2021年,她参加最高人民法院、中央电视台联合开展的“保护少年的你”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以案释法,向全国中小学生现场讲授法律知识。

□本报记者 边磊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