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接诉即办工作不能‘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张君颖一直跟团队成员这样强调。自张君颖担任昌平区阳坊镇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副主任以来,她带领团队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赢得广泛好评。
受到好评的背后,是认真、细致的工作,更是辛勤的付出。阳坊镇下辖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既有社区也有农村。日复一日的接件、分件、做台账、回访、剔除挂账、搜集佐证,虽然技术难度不大,却需要极大的耐心。日常工作中,张君颖每天都要花不少时间和群众“拉家常”。最忙的时候,抓紧时间吃口饭、上趟厕所就算是休息。她说:“基层工作要‘接地气’,只有真心为村民排忧解难,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才能赢得群众的真正认可。”
临近汛期时,阳坊镇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裕成街一处路面被过往重型车辆压坏塌陷,导致雨箅子上翘,给过往村民带来安全隐患。接诉后,张君颖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在破损路段设立警示标识,并组织人员修补路面。从发现问题到修补完成仅用时一小时,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特别快,一眨眼工夫就修好了,真的很感谢镇政府。”村民张先生说。
公交出行不便是群众反映的“高频问题”,地铁16号线开通后距离阳坊有9公里。“我们当时就锚定开通地铁连接线这一目标,多次向市区交通部门申请,通过数十次调研和实地查看,最终,昌72路公交开通运营,穿行阳坊镇6个村直达16号线,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张君颖说。村民李先生对此称赞不已,他说:“我经常要去位于市中心的儿子家,以前每次往返时间要4个小时,现在方便多了。”
今年30岁出头的张君颖长得文静瘦弱,干起工作来却浑身是劲。疫情发生后的一个晚上,一位来自四川的李先生反映进不了村。电话中,李先生情绪激动,“大冷天的,总不能让人家睡大街吧?”张君颖等人迅速赶到现场处置。原来,李先生为返京务工人员,不清楚当时北京的防控要求,加之暂住地不具备隔离条件,无奈之下拨打了求助电话。
张君颖等人赶到后,连夜将李先生安置到定点隔离酒店。为安抚李先生情绪,张君颖时常在李先生的门外一站就是3个多小时,讲政策、问需求,事无巨细。隔离结束后,李先生随单位到雄安新区工作,为确保安全,张君颖驱车将他送到北京西站。临别时,深受感动的李先生多次表示感谢。
“接诉即办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要换位思考,只有想办事、多办事、快办事,才能办好事。”两年来,张君颖始终坚持“快”字当头,树立“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千方百计带好队伍、答好接诉即办的阳坊答卷。
今年,阳坊镇围绕“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深入推进接诉即办工作,1至4月,接诉即办综合成绩稳居全市前三十、全区第一。5月,阳坊镇接诉即办专班被授予“北京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同时,因个人工作业绩突出,张君颖被评为4月“昌平榜样”。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尚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