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生活遇到困顿之时,我总会看苏东坡,他是我解忧的“良药”,亦是我的“良师益友”。
初识苏东坡是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朗朗上口的《题西林壁》就是我对苏东坡的初次印象。
相识之后便一直在语文课本里相遇。我对他的了解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但每次相遇都是平淡无奇,偶尔伴随着轻微的“苦痛”,除了背诵与默写,心中不曾起涟漪。
直到我听到了《水调歌头》这首歌,我才算正式认识他。王菲空灵的歌声配上苏轼对弟弟的满腔思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歌惊艳了我的青春岁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年少不知愁滋味,自然读不懂苏轼。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房贷压着满地跑之时,我突然读懂他了。
那三年,在外人眼里我风光无限,结婚、生子、买房,人生的三件大事我一气呵成。可随之而来的便是无边无尽的压力。当时的我刚生完孩子,身心疲惫。一边面临家庭与事业的艰难抉择,一边徘徊在自我价值与经济压力的无可奈何。
当时的我时常焦虑不安,夜不能寐,随之产生了抑郁情绪,更是整夜无法入眠。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我拿起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我被“眼前”的苏东坡震惊到了,也被他治愈了。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纵观苏东坡的一生,命途多舛,三次被贬,都是不毛之地,但他都自得其乐。
一贬黄州时,他一笑置之,只管大快朵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二贬惠州时,他笑容不改,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三贬儋州时,他春风依旧,和黎民百姓结下鱼水之情“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他虽历经坎坷,但我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沉重感和痛苦感,反而他用自身的经历带给我许多的快乐和欣喜。
从那之后,我隔三差五都会抄写苏东坡的古诗词。一字一句,一笔一划,我在抄写的过程中自愈了。
现如今,我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亦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爽洒脱;还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觉悟。有苏东坡相伴的日子里,苦难也能开出璀璨的生命之花。
□王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