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面对强势的婆婆,该如何“接招”?
处暑之后,祛燥解乏要“两调一适”
秋后蚊子“猛如虎” 驱蚊花露水你选对了吗?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8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处暑之后,祛燥解乏要“两调一适”

 

8月23日就处暑了。 处暑,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即炎热渐去,气温逐渐和缓。处暑节气就要来临,意味着炎热暑天即将结束,暑热之气也会渐渐消减,秋天的脚步近了,“秋乏”“秋燥”逐渐开始出现。“两调一适”最关键。

调睡眠时间。在炎热的夏天,昼长夜短,很多人有晚睡晚起的习惯。处暑后天气变凉,应该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

早睡早起是众所周知的,但科学的养生保健需要更全面地掌握睡眠的规律及方法。在处暑时节,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中午12时至13时,是人体交感神经最衰弱的时间。建议每天多睡一小时。争取晚上10时前入睡,并早睡早起,还要适当午睡,这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特别是老人。

民间自古有句老话:“处暑寒来”。处暑后,早晚温差加大,如果对夏秋之交冷热变化不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感冒、肠胃炎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即所谓“多事之秋”。在生活起居上应注意预防过凉、过寒。注意防寒保暖。要尽量少用空调,保持基础体温,经常开窗通风,在晚上睡觉时,记得在腹部盖上一层薄被,以防脾胃受寒。

调饮食。秋燥最易伤人体津液。建议多食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水分的东西,以补充人体的津液,防止自己在随后的日子里因为津气干燥而患病。可以选择多吃点葡萄、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少吃韭菜、大蒜、葱、姜等辛辣、煎炸、热性食物和调味品,尽量少吃寒凉食物,忌大量生食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豆制品等。“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有助于消除疲劳。营养专家特别提醒说,处暑后在饮食调整上应多吃些含维生素的碱性食物,如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这些食物都能帮助人体克服疲倦。

处暑过后,还应充分摄入维生素和水分。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处暑后,早晨起来容易感觉口干咽干,可以喝点淡盐水。中医有“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说法。早上喝淡盐水,洗肠又解毒,可润肠胃通大便;晚上喝蜂蜜水有助于美容养颜,并可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很适合在处暑时饮用。

适量运动。处暑节气,天气转凉,可逐渐增大运动量,多做户外运动,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和脑的血液供应。但由于此时白天天气仍比较炎热,最好把锻炼时间安排在清晨或者傍晚。初秋乃是锻炼的好季节。

(黎洁 徐辉)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