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守初心践誓言 为首都人民安全“放哨”
用爱心和耐心 助患者摆脱疾病困扰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2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初心践誓言 为首都人民安全“放哨”
——记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处处长赵哲峰
 

在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北京市应急局应急指挥处(以下简称“应急指挥处”)处长赵哲峰正带领当日值班组通过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调看全市城市运行情况。看到各方面指标均平稳有序,他暂时放下心来,但仍随时保持警惕。作为全市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中枢”和“大脑”,应急指挥处同时承担着市政府总值班室、市应急委办公室、市应急指挥中心“三位一体”工作职责,需要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承担应急值守任务。“首都应急值守工作承担着为首都人民‘放哨’的重任,事关重大。”赵哲峰明白这一点,因此在岗位上始终保持着慎思笃行、兢兢业业的状态。

创新工作机制 提升工作效率

近年来,赵哲峰大力推进全市应急值守和应急指挥“双体系”建设,协调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北京市应急值守工作管理规范》,创新性开展全市应急值守综合评价,推动全市各地区工作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告首报率从2019年的24%提升到2021年的65%以上。

“应急值守体系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2019年,在市区两级应急办转隶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各区信息报送主动性、及时性、准确性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我们应急部门有句俗语,叫‘丢信息,丢饭碗’,由此可见信息的重要性。”赵哲峰告诉记者。

为尽快扭转当时的不利局面,他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再三斟酌后,决定推进应急值守综合评价这项工作。

截至今年,这项工作已经进入第3个年头,评价范围已经从最初的各区政府,逐步拓展到各区、各市级部门。今年初,市应急局还联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共同召开年度应急值守总结大会。

“这项工作成效显著,这一点每个值班员都有切身体会。”赵哲峰说,以前,值班组每天接打的电话量少则两三百个,多则三四百个。如今,得益于应急值守综合评价,各区信息报告质量大大提高,每天的电话量下降到一两百个。

在赵哲峰的带领下,近年来,应急指挥处着力建强建优突发事件应对联动和分级响应工作,研究建立接报突发事件分级响应工作机制,指导编制13类突发事件应对手册,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能力均有大幅提升。同时,以强降雨和大风天气应对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研究,出台全国首份防范应对措施文件,组织编制大风天气应急预案,填补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空白。

“一项好的工作机制,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我们现在追求的就是要探索、出台、固化更多这样的制度,打造应急值守的首都标准。”赵哲峰说。

与生命赛跑

以岗位为家

这天正是赵哲峰值班的日子。从2012年进入原市应急办工作,到2018年机构改革,再到担任应急指挥处处长,赵哲峰已经参与了600多次24小时应急值守。

赵哲峰被监控视频上的一个画面吸引。画面上隐约可以看到某处有黑烟升起。他立即指挥当天值班班组进行核实,市应急指挥中心顿时紧张忙碌起来,此时已经是夜里11点钟。核实很快有了结果,是一户居民家中阳台杂物起火,所幸火情不大,已被及时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赵哲峰暗自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于是又迅速指挥值班班组完成信息报告等工作。而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仅用了十来分钟时间。

“应急响应就是与生命赛跑、与时间赛跑,我们快一点,危险就少一点,首都就更平稳一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更有保障。现在,我们的值班员已经基本实现10分钟内电话或短信报告、30分钟内书面报告的目标。”赵哲峰说。

正因为深刻理解应急响应的重要性,赵哲峰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新冠疫情发生之初,在单位明确可以居家办公的情况下,为兼顾工作、家庭,同时尽可能降低病毒感染风险,赵哲峰选择“以单位为家”,把上初中的儿子带到单位住了将近一个月,用这种最为简单直接的方式,彰显首都应急人的使命担当。

担任应急指挥处处长后,工作更是几乎成为他生活的全部。“我不仅要值好自己的班,还随时可能接到其他指挥长电话,和同志们一起对复杂敏感情况进行研判,组织应急响应,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因此,赵哲峰每天不是在单位值班,就是在家值班,思想上一刻也不敢放松。

“越是节假日市民集中出行需求越大,安全风险也越大,越是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群众过节,干部过关’意识,真正做到‘在岗、在职、在责’。”赵哲峰早已习惯每个假期的大部分时间在单位度过。

以制度管人

以温情暖人

赵哲峰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各项工作重中之重。担任处长后,他先是根据应急指挥处干部队伍组成和工作实际,在市应急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全面从严治党协调委员会,变值守、业务“混编制”为“双轨制”,优化重组工作架构,进一步激发队伍履职潜能。

“所谓‘混编制’就是所有人既参与应急值守,又兼顾业务推进。”赵哲峰解释说,在原先设计值班制度的时候,考虑到值班工作很辛苦,因此设计了值班调休制度。

但这样一来,反而让值班员陷入两难境地,要么为了干业务放弃调休,要么利用值班时间干业务,最终结果就是休息不踏实,业务推进也受影响。采用“双轨制”后,值班的归值班组,业务的归业务组,双方既能相互支撑,又互不影响,大家心里踏实,干劲也更足了。

他还持之以恒抓学习强本领,努力锤炼一支有真本事、硬功夫、高水平的“守夜人”队伍。“干好工作,能力是关键。我们现在定期组织开展文字能力提升活动,旨在通过构建‘讲测评’工作闭环,切实提高广大干部文稿起草能力。”赵哲峰说。

“我始终奉行‘制度管人、以情暖人’。要想干部队伍真正有凝聚力、战斗力,光靠制度不行,还必须要用心用情、设身处地为大家着想。”赵哲峰经常利用值班和各种零碎时间跟大家谈心谈话,因为他明白,应急值守是一份高强度、高压力、高负荷的工作,长期从事这份工作,个人和家庭都要做出巨大牺牲。他希望通过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大家的思想动向,为他们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在赵哲峰的带领下,应急指挥处于2021年被授予“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这份工作辛苦是肯定的,但只要想到‘舍我一人苦,换得千家安’,我就觉得这事值得干、必须干,而且要干好、干出名堂。”赵哲峰说。

□本报记者 刘欣欣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