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居民守护生命之光的“提灯天使”
用爱为孤残儿童撑起一片天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7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顺义区儿童福利院院长李军:
用爱为孤残儿童撑起一片天

 

“只有细致入微的照护,才能让娇嫩的幼苗长成挺拔的大树;只有无微不至的呵护,才能一步一步走入孩子们心中。”今年是李军担任北京市顺义区儿童福利院院长的第4个年头。多年来她一直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工作理念。她从“养治康教”四方面入手,狠抓服务管理,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善院内基础设施,为儿童打造温馨、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

对于院内的60余名儿童状况,李军都如数家珍。只要是涉及孩子的,无论大事小事她都会细心过问。为了更好地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一有时间她就和孩子们交流谈心。一同上课、包饺子、拍照、参与活动……李军不仅是孩子们的院长妈妈,还是可以一起玩耍、倾诉心声的朋友。

逢年过节都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李军一连5年的除夕夜都留在院内陪孩子们吃年夜饭、看春晚。起初,她的女儿也因被分走了妈妈的陪伴而难过,因无法全家团聚共度佳节而抱怨。但慢慢地,妈妈的付出都被女儿看在眼里,并理解了妈妈的工作。看着懂事的女儿,李军说:“不能陪伴在备战高考的女儿身边,作为母亲我感到很愧疚,但福利院的孩子们也是我的孩子。”

“教育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虽然我们资源有限,但正常孩子能享受的教育,我们院内的孩子也一个都不能少。”李军说。为院内7名有自理能力的残障儿童申请了特教学校;引入社会力量,为儿童开展课外辅导、音乐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等项目;平日开展绘画、书法、手工制作等课程;节假日组织外出参观天文馆、科技馆,体验滑冰、采摘、自行购物活动……她要求护理人员认真观察每位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结合身体状况和智力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的同时,孩子们的专业技能、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今年,院里的孩子小名(化名)参加高考,高考前的紧张,让他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得知此事,李军多次找小名谈心,努力为他提供所需的教育资源。她还和小名一起分析并制定学习规划。近日,高考分数揭榜,小名没有辜负她的付出和期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康复训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通过康复虽然不能让所有孩子都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但可以让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善。”李军说道。欣欣曾是院内最让她担心的孩子。因患有脑瘫,欣欣刚出生就被家人遗弃送到院里,一直到四岁也没有学会走路。通过长时间的相处,李军发现欣欣其实很聪明,学东西很快。

“如果欣欣能够康复,或许还能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李军怀抱着这个希望开始四处奔波。她与多家医院联系,建立绿色通道、申请购置各类康复器材、引入康复服务项目,尽一切所能让欣欣得到更好的康复训练。康复的路是痛苦漫长的。欣欣怕疼,曾一度躺在地上耍赖不做康复训练,甚至一碰到腿就哭。每当这时,李军都会耐心鼓励她,带着她在爬行垫上一遍一遍地训练。现在,欣欣可以自己行走玩耍,还时常骄傲地说:“我就要去上学了。”

“作为一名民政人,也作为孩子们的妈妈,我愿意把更多的爱奉献给孤残儿童,并通过我的努力,引入社会力量,共同为孤残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撑起一片天。”李军说道。

□本报记者 盛丽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