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2022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迎最大下泄量
可循环快递包装“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自然》:罕见“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可能出现
上海为就业市场“加保障”
欧盟要求成员国天然气库存今冬前达到80%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然》:罕见“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可能出现

 

新华社电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称,气象学家已连续第三年预测拉尼娜现象,即可能发生罕见的“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伴随全球变暖,类似情况可能会更加普遍。

研究人员指出,当前拉尼娜现象始于2020年9月前后,此后多数时间都处于轻度至中度状态,到2022年4月,它愈演愈烈,导致赤道东太平洋上空出现自1950年以来罕见的寒流。世界气象组织6月10日发布最新预测显示,当前拉尼娜现象持续到7月或9月的可能性为50%至60%。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测,拉尼娜现象持续到2023年初的可能性为51%。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一般每两到七年发生一次,中间有中性年。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拉尼娜则与之相反,指太平洋该区域海温连续一段时间低于正常年份温度。如果厄尔尼诺现象很强,可能导致后续拉尼娜现象持续两年甚至三年时间。

研究人员说,北半球出现连续两个拉尼娜冬季很常见,但连续三个比较少见。自1950年以来,持续三年的“三重”拉尼娜现象仅发生过两次。但不同的是,此次如果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并不是发生在强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一些研究人员警告说,气候变化也许会导致未来更可能出现类似拉尼娜气候事件。更多拉尼娜事件将增加东南亚发生洪水的几率,增加美国西南部发生干旱和山火风险,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形成多种飓风、气旋和季风模式,以及引发其他区域的天气变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报告显示,自1950年以来,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比之前几个世纪更频繁和剧烈,但专家组尚无法判断这是否由气候变化引起。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