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绍兴,寻找鲁迅的足迹
驴友 笔记
交河故城,这里有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绍兴,寻找鲁迅的足迹

 

绍兴,古越会稽之地,一座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处美丽的江南水乡,因是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故里,而成为旅游文化胜地。

我到绍兴游览,也是为了领略鲁迅笔下那三味书屋、百草园、咸亨酒店的景致,品尝那别有风味的茴香豆,感受一份鲁迅对少年时代故乡的眷恋之情。

到绍兴,只是为了寻访鲁迅的足迹。曾读过先生的许多文学作品,他笔下的绍兴,别有一番景致,于是便有了一种向往,一定要绍兴走一走。

绍兴地处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古称越州,素有“文物之邦”“鱼米之乡”“古桥之乡”“名士之乡”,是历史人物勾践、西施、王羲之、陆游、徐渭、秋瑾、鲁迅、蔡元培的故乡,文化底蕴浓厚,古迹甚多。

我们到达绍兴市区,随后直奔鲁迅故里景区。走近景区,只见一条小河缓缓而流,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别有一番江南景致。再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硕大的壁画,右侧画中那位清瘦的长者就是鲁迅先生,只见他身穿长袍,手执一根烟悠然地抽着,给人一种大义凛然的感觉;左是一幅古镇的缩影,上面写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

景区是免费开放的,包括鲁迅祖居、鲁迅故居、三味书屋、鲁迅纪念馆、咸亨酒店等。

第一处参观点是鲁迅祖居,也称周家老台门,建于清嘉庆年间,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有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

进入仪门,见将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这“翰林”指的是清同治年间被钦点的周福清,即鲁迅祖父,由此便显示出主人的特殊身份。第二进为厅堂,是周氏族人举行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的公共活动场所。其正上方挂着一块长方形白底黑字的大匾:“德寿堂”。大厅柱子上有一副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大厅北面隔一天井是第三进,俗称“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环顾整座祖居,布局周密、严谨,白墙乌瓦,黑白分明,极富绍兴地方特色。

走出鲁迅祖居,斜对面便是鲁迅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这也是我最想寻访的地方,于是急忙走了进去。三味书屋是鲁迅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的家,坐东朝西,门临小河,与鲁迅的家隔街相望。鲁迅12岁至17岁就在这里求学。

进得大堂,只见内悬“思仁堂”之额,堂柱楹联为:“品节泰山乔岳,襟怀流水行云”。穿过天井,有一小竹园,竹园的北边厢房便是“三味书屋”。

入得门来,见正上方悬有“三味书屋”之额。“三味”乃比喻读诗书的滋味,即经味、史味、诸子百家味(另说布衣暖,菜根香,读书苦之三味)。匾额下中堂画是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小屋角落是鲁迅儿时读书曾用过的桌子,桌子右上角清晰的刻着一个“早”字。据说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被老师用戒尺惩罚。后来他就刻了这个“早”字,时刻提醒着自己,不忘读书学习。

三味书屋后面有个园,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描写到:“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此时不是蜡梅与桂花开放的时节,所以未能见到花开的景色。

走出三味书屋,沿着街巷向西而行,便来到鲁迅故居。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这里,并在此生活至18岁,遂到南京求学,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居住于此。这是一座大型台门建筑,坐北朝南,共分六进,有大小房屋80余间,我们依次参观了大厅、书房、藏书室、卧室、客房直到厨房,而那个一层半的小阁楼是鲁迅童年时居住过的地方,里面按当时的场景摆放着一些家具。

最后来到鲁迅描写过的“百草园”,这里曾是周家的菜园,鲁迅幼时经常在此游戏玩耍,并将所见所闻写进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走出鲁迅故居,继续向西,便来到咸亨酒店,由此想起鲁迅小说《孔乙己》所描写的情节。

这座酒店依然保持了古色古香的外观,沽酒窗口的粉板上写着的“孔乙己欠钱十九文”字样,使人仿佛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门口有一座黑色的“孔乙己”石像。店内的柜台也如鲁迅所描写的那样,为尺形,但台上放满了各种黄酒及绍兴特产。

我们在店里买了久闻的茴香豆,细细地品尝着。一边品尝着茴香豆,一边走向鲁迅纪念馆,这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

驻足于此,几多追忆,几多沉思,无不为鲁迅先生五十六年暂短而光辉的一生而感慨,更敬仰他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户力平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