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想靠近又不想太依赖 为什么我总处理不好恋爱关系?
立夏养生先养心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夏养生先养心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炎热的天气即将到来。立夏后,日照时间延长,天亮得早,黑得晚。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相应做些调整,养生保健方法也要适当调整。中医理论认为,夏季气候炎热,五行属火,与人体五脏中的心相对应,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盛,有利于人体心脏的生理活动。

心通夏气,宜护心阳

《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之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

心的生理特性表现出:其一,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也就是说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但维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都与心阳的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戒怒戒躁调身心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许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殊不知,这跟心的承受度有关。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此时不仅情绪易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

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要重视静养。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定、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可多做一些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练习书法、下棋、种花等。

在运动方面也不能太过,出汗不能太多。 中医认为,“汗出伤阳”,而春夏是要养阳的,因此要适度运动,不要从事过度剧烈的运动,可以选择慢跑、打太极拳、打球、骑自行车等运动,没有关节炎的人还可以选择上下楼梯跑的方式,但有关节炎的人就不要尝试这样的运动了。

晚睡早起,睡好午觉

立夏后,气温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较凉,日夜温差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此外,立夏后,昼长夜短,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专家称,13时至15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人易出汗,出汗多散热,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的供血就更为减少,人就易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因此,大家要根据节气变化,相对于冬春季节,可晚些入睡,早点起床。

一般来说,午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时间不宜过长,睡醒后不要急于起来,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饮食清淡,喝粥为佳

夏日的膳食调养,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且清淡为主。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俗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此外,红小豆粥、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补充维生素,如多吃些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等果蔬;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夏季阳气易生发,应该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可以起到收敛的作用,代表食物有山楂、乌梅等。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苦瓜、乌梅、草莓、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陆明华 陆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