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家中常备5类物资 遇到灾害临危不乱
劳动者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如何计算?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5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防灾减灾日
家中常备5类物资 遇到灾害临危不乱

 

今天是全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自然灾害多发,在紧急情况下,每个家庭都要有相应的应急预案,才能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淡定自如,减少紧急情况对生活的影响。去年11月,商务部发文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和突发情况的需要”。如何确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根据《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我们整理出一份简要的应急物资清单,供您参考。

第一类:应急食物清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假如突发情况来临,我们首先要保证别饿着肚子。综合各地发布的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来看,在应急食物方面,可以根据家中人口、人群构成和实际用量,来安排3类食品,分别是饮用水、充饥食品以及特殊人群食品。

没有食物人可以生存7天,但是没有水3天都很难坚持。每人每天至少要饮用1-2瓶500毫升的水。这意味着如果是一个三口之家,每天至少需要3000毫升的水。3天就至少需要9升的饮用水。为了避免水源受到意外因素污染,还需要准备一些二氧化氯片,比较好保存,一小片就可以净化几十升的饮用水。

家庭应急食物则包含:含盐压缩饼干、冰糖块和炒熟的花生米。这些食物的热量很高,能够有效补充幸存人员的体力和矿物质。110克的压缩饼干和少量的糖块及花生米能够满足一个静止不动的成年人4天的养分需求,加上人自身在断粮的状况下有必定的“自我克制时刻”,将大大延长幸存人员等待救援的时刻。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储存一些罐头、火腿肠、方便面等食物。此外,如果家中有婴儿、老人等特殊人群,还要相应准备好奶粉、儿童特殊食品、老人特殊食品等。

第二类:应急日常用品

日常用品,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的物品,跟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大体可以分为洗漱用品、家居用品、炊事用品、特殊护理用品等。

洗漱用品,包括牙刷、牙膏、毛巾、洗面奶、洗发露、沐浴液等;家居用品,则包括厨卫用具、消毒用品、清洁用品、卫生纸等;炊事用品,指我们日常下厨做饭时经常使用的一些物品;而像女性朋友、婴幼儿或是老年人,还得准备卫生巾、尿不湿等特殊护理用品。

在应急日常用品的准备上,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用到的日用品也会有所不同,大家有空的时候,不妨以周为单位,观察下自己每天必用的生活用品都有哪些?家中哪些生活用品消耗量比较大?然后再列个清单进行相应的储备即可。

第三类:应急救助物品

在全国很多地方发布的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中,都有应急救助物品这一块,主要是为了保证突发灾难到来时,能满足家庭成员自救、互救的需求。

这些应急救助物品主要包括救生衣、应急逃生绳、强光手电筒、防火毯、防烟(尘)面罩、防护头盔、家用灭火器、应急求助口哨、应急自助火源(如打火机、防火防水防风火柴)、便携式收音机(带备用电池)等。在数量上,可以以家中人口的数量为单位进行安排,一人一件。

第四类:应急医药箱

说到应急医药箱,相信如今不少家庭都已经有了这个意识,会在家中提前储备一些日常应急用的药具,相当于家庭版的小型医药箱。

应急医药箱不仅要包括绷带和消毒用品,还要备有注射器,夹板和缝合线套件,以确保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已做好准备。关键时刻能为你的家人,朋友,邻居甚至陌生人提供急救。其次,准备一些你和其他家庭成员一周服用的所有处方药,以及布洛芬、抗菌消炎药、止腹泻类药品等。如果家中有婴儿、幼儿、老年父母或残障人员, 在准备应急救灾包时牢记他们的需求。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大家最好在家备上适量、足量的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手套、酒精消毒棉片等,以备日常所需。

第五类:应急文件包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文件资料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家最好把它们都收纳在一起,放在一个统一的应急文件包里,避免导致丢失或者没法快速找到的情况发生。

常见的重要资料,包括能证明家庭成员信息的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结婚证、出生证等,银行卡、存折、房产证等重要财务资料,以及保险保单、家庭成员紧急联络电话表等等。把这些重要资料放在一起,还有个好处就是,万一遇到突发状况需要紧急出门,可以直接一包带走,不需要再临时东找西找。

(午综)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