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他勇担重任承建北京2022年冬奥会难度最大赛区,“雪飞燕”“雪游龙”跃动中国建设奇迹;2022年,他日夜坚守延庆赛区高质量完成保障任务,“雪飞燕”“雪游龙”在这个冬天惊艳世界;眼下,他正积极谋划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让“雪飞燕”“雪游龙”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他就是北京市劳模、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进。
勇担重任
高质量完成冬奥场馆建设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项目是国家和北京市交给北控集团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2017年,罗进临危受命,率领数千名建设者以首善标准和昂扬斗志投入到延庆赛区项目建设。延庆赛区核心区建设创造了冬奥建设史上多个“最”——建设周期最短、施工难度最大、设计标准最高、质量要求最严、现场参建队伍最多。
冬天的延庆,最冷时将近零下40摄氏度,风速达到每秒40米,这个季节进行施工的难度可想而知。时间不等人,项目开工需要伐移树木、开山、修路、爬坡,工程量巨大,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既要保质量,又要保工期,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科技、智慧、绿色、节俭”四位一体的答卷,不仅在外行看来,甚至在国际雪联家的眼里,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方法总比困难多。在罗进的多方协调下,经过全体冬奥建设者的共同努力,最先实施的赛区进场路,仅用了25天时间便将进山通道修到了海拔1450米的竞技赛道结束区,完成了从松闫路通往高山滑雪项目结束区的交通要道。面对冬奥赛区场馆建设全新的建设标准和许多不确定因素,在了解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原排洪疏水设计方案的问题之后,他提出了“排洪疏水能不能和技术道路合在一起干”的思路,解决了原计划存在的问题,减少了工程总量、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最大程度保护了生态环境。
作为公司总经理,罗进注重队伍管理,以制度促建设。他每周召开业主调度会议,将设计方案和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研究解决。他建立了战时工作制度,实施“计划上墙、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狠抓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他严格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建设方牵头、总包负责、监理监督的全方位安全管控模式。
同时,罗进还充分发挥延庆赛区核心区联合党委和联合工会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北京市海拔最高的联合党委”为平台,以“大干100天”劳动竞赛、“百日会战”等方式,调动各参建单位主动性和积极性,抢抓山地施工黄金期,保证工程建设按既定目标完成。2021年6月30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顺利通过项目竣工验收;2021年8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A1、A2索道完成索检验收,标志着延庆赛区所有索道认证完成,具备运营条件。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冬奥会期间6天4次“打卡”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称赞场馆设计建造得十分成功,漂亮且壮观。他还称赞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非常棒!世界一流”。
夜以继日
高标准完成赛事保障任务
北京冬奥会期间恰逢春节,对于罗进和保障团队来说,已是第三个年头春节值守保障一线。在保障期间,罗进日夜坚守在运行保障第一线,对标对表国际标准,拼尽全力和时间赛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狠抓落实,为实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不懈努力。
作为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高山运行团队后勤副主任,罗进主管电力、设施、清废和景观标识等业务领域各项工作,在设施保障过程中,他常说:“设施保障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们‘忘记了’这个领域。”为达到这个标准,他组织制定巡检制度,每日赛前开展巡检,对巡检发现的问题立即处理,保障设备设施正常运转。
赛时的平静,来源于背后的努力。从进入赛事时间以来,罗进每天5点起床出发前往值守点位,每天早上8点和下午4点参与44处重要负荷电力点位和121处设备设施进行巡视巡检,确保设施安全;带领形象景观团队进行冬奥会的元素转换,营造场馆冬奥氛围;在冬奥保障期间,由于人流量大、用水量大,注水和排污工作尤为繁重,为了不影响白天的比赛,注水和排污工作一般安排在赛后,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天气和冰雪环境下,经常可以看到他和保障人员的忙碌的身影。
面对2月13日和3月4日的极端天气,罗进提前部署,加强与场馆各业务领域沟通,积极调动保障人员参与扫雪铲冰,实现了“赛事不停、道路畅通、设备安全”的任务目标,针对大风天气及时对设备设施和形象景观等进行加固,确保赛事有序运行。他每天召开场馆例会、后勤例会,将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共同研究解决。在他的领导下,高山滑雪保障团队、高山滑雪山地运行团队,在为期15天的北京冬奥会赛事中,圆满完成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比赛17场,官方训练8场。
在北京冬奥会向冬残奥会转换期间,工期紧、任务重、项目多、时间短,罗进带领高山保障团队热度不减、力度不降,乘势而上,精准把握了从设计到加工、设备调试的每一个细节,在无障碍卫生间、混合采访区、出发区、评论员席、媒体中心、观众大家庭、打蜡房、颁奖区等21个点位,分布范围达2.3万多平方米的工作区开展加工作业,顺利完成42项无障碍设施施工及改造提升,共完成501处冬奥会形象景观移除和冬残奥会形象景观布设,实现了冬奥会服务和冬残奥会转化的无缝衔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无障碍设施以运动员为中心和 “两个奥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理念,得到了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专家伊利安娜·罗德里格斯的称赞,称“这是无障碍设施做得最好的场馆”。
谋划未来
丰厚冬奥遗产实现可持续利用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闭幕后,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利用将成为当下重要的工作任务。比如,延庆赛区赛事的成功举办,就留下了一份包含重大国际赛事举办经验、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实践以及奥林匹克精神薪火传承在内的丰厚奥运遗产。
为充分利用好奥运遗产,实现全民共享冬奥成果,罗进带领团队在建设延庆赛区之初,就对赛后场馆可持续利用做好了远景规划。规划中,包括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等在内,延庆赛区核心区将以奥林匹克园区面貌亮相。
2021年12月15日,延庆奥林匹克园区正式获得国际奥委会批准,成为继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后,北京市第三个被冠以“奥林匹克”称号的区域。
近日,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开业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园区运营方案、冬奥遗产利用计划、赛后改造规划、园区及各场馆开业计划均已成型,开业筹备团队全力以赴保障延庆奥林匹克园区“五一”精彩盛大开园,将“最美冬奥城”第一时间呈现于世界面前。
为充分利用冬奥会的遗产,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前不久与国际雪车联合会等五方签署可持续利用《谅解备忘录》。备忘录中提出,未来5年,定期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办国际雪车联合会赛事。
在承办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后,未来,小海坨山也将会成为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山、冬嬉雪的旅游胜地,期待成为继北京环球影城之后的又一处网红打卡地。
罗进一直在追逐自己的冬奥梦想,从设计图纸变成宏伟建筑,突破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从场馆建设到冬奥保障,见证了一份又一份的完美答卷。盛会落幕后,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将以最快速度对外开放,让大众有更多机会享受冰雪运动乐趣。
□本报记者 石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