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已经说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共同的名字叫‘英雄’!”4月2日,铿锵有力的声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前广场久久回荡。
当天,已93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银学善,带领抗战将领后代、少年儿童及在京台湾同胞代表一同走向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向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抗战烈士,以及所有为国为民牺牲的革命先烈敬献花篮。由此,也拉开了该馆“清明节的铭记——缅怀英烈志 共铸中华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序幕。
“我们要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手持圣洁的菊花,新四军三师将士后代高辛茂激动地说,“我的父辈们跟着毛主席,不怕牺牲、英勇奋战,解放了全中国,从此中华民族站立了起来。我们这一代,上山下乡、当兵、做工人,把青春献给了祖国,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把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强大的国家。现在,虽然我们老了,但还要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教育好我们的后代。我的子女,一个是科研工作者,在搞科研攻关,一个是医务工作者,在一线抗击疫情。他们也在教育他们的孩子,刻苦学习、积攒能量,时刻准备着,当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能像先辈们一样奋勇向前。”
同日,2022年北京市清明红色祭扫活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广场启动。活动中,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2021年度“北京榜样”年榜人物史晓刚,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方秋子和石景山区小学生代表共同朗诵了诗歌《缅怀革命先烈 我为英雄站岗》。
“今天,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追忆每一位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牺牲的英雄人物,更加激发了今后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斗志。”方秋子说。
□本报记者 陈曦/文 陈艺 于佳 孙妍 彭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