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保障房中心:疏堵并举杜绝电动自行车上楼
冬残奥会引导员是这样炼成的
“线上+线下” 东城城管燃气安全大讲堂开课
燃气二分公司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
服务冬奥会 上阵“父女兵”
开展特种设备检查 拧紧校园防护“安全阀”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3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冬奥会 上阵“父女兵”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期间,北京农学院的学生蔡雨真和她的父亲各尽其才,为盛会贡献心力。“冬奥会颁奖礼服‘唐花飞雪’帽子上的绒花是我爸爸做的,”蔡雨真骄傲地说,“而我,则是一片冬奥‘小雪花’。”

蔡雨真是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她的父亲蔡志伟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绒鸟绒花第六代传承人,冬奥会颁奖礼服“唐花飞雪”呢毡帽上的绒花就出自于他之手。

北京绒花历史悠久,蔡志伟制作绒花已经20余年,双手留下了厚厚的茧子,被他戏称为“荣誉徽章”。“每一朵绒花都倾注着爸爸和他的制作团队的心血,也体现着他们为冬奥会贡献力量的澎湃激情。”蔡雨真介绍,为了做好颁奖礼服上的绒花,更好地呈现设计师的理念和整套礼服的独特美感,父亲在染色等工艺细节上进行了多次尝试。“爸爸用传统手工艺装点颁奖礼服,让世界看到传承三百多年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我很受触动。”

蔡志伟的行动激励着蔡雨真,她在心中默默下决心,要用自己的方式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贡献“00后”力量。经过层层选拔,她如愿成为一名冬奥会、冬残奥会首都机场注册岗位志愿者,每天和伙伴们一起热情用心地服务每一位抵京的涉奥人员。

今年是她第一次离家过年,父母鼓励她全力以赴完成好志愿服务工作,姥爷也跟她介绍了自己的难忘经历。“我1959年参加了第一届全运会团体操表演,见到了毛主席,现在仍记忆犹新。你在20岁时参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多年后回想起来,一定会觉得这段经历非常珍贵。”

作为一名冬残奥会志愿者,每天要面对不同的人群,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在冬残奥会上岗的第一天,一位涉奥人员拿着注册卡来到蔡雨真的面前,由于卡要升级,无法在机场完成注册,蔡雨真便用英语向她解释,对方却没有任何回应,只是指了指耳朵。蔡雨真马上意识到她是一位听障人士,立刻找来笔纸,把想说的写了下来。看到志愿者手写的解释,对方点了点头,竖起了大拇指,蔡雨真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地。

眼下,志愿服务还在继续,带着家人们的鼓励,蔡雨真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冬残奥会的服务工作。“能够和父亲一起成为北京冬奥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样的经历让我倍感骄傲。”

□本报记者 任洁 通讯员 张丽萍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