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全国两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增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合力 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护工管理
利用“互联网+”医保赋能“智慧上门”
深入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药瑰宝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浩委员:
利用“互联网+”医保赋能“智慧上门”

 

面对目前人口日益老龄化的趋势,特别是失能老年人医护上门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表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拓展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内容,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家庭养老、康复护理的支持作用,逐步适应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吴浩建议推进“互联网+”医保在“智慧上门”中的使用,推进上门医疗服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加快“互联网+”医疗的规范化建设。

吴浩表示,目前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仍然不足。随着分级诊疗的医疗改革持续推进,“首诊在社区”是未来居家养老人员的选择趋势。但在相关调研涉及的居家养老家庭中,已知个人家庭已签约家庭医生的家庭大概只有61.55%。31.59%的慢性病或半失能或失能患者家庭从未选择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此外,吴浩表示,居民对上门医疗服务期待和基层卫生机构实际情况有着较大的差距。一是居民对目前的上门医疗服务不甚满意。在调查的家庭中,23.53%认为上门医疗服务的水平有限或存在医疗安全风险。在接受过上门医疗服务的家庭中,27.61%认为有此类风险。二是上门医疗服务流程欠规范,市场缺少强力专业主导力量,上门医疗服务市场混乱。一个全科医生平均每天要接诊80-100位患者,而上门医疗服务每天只能是4-6人,不仅导致上门医疗服务成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敢触碰的一个环节,也间接导致了市场无专业主导力量、社会上的上门医疗服务价格无参考定价的现象。

吴浩建议推进“互联网+”医保在“智慧上门”中的使用。一是把“互联网+”医保应用到智慧上门中,进一步丰富智慧家医的服务内涵,同时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惠民举措,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二是在上门医疗服务中开展互联网医疗,特别是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互联网医疗巡诊,迅速提升居民的获得感。此外,吴浩建议推进上门医疗服务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上门医疗服务规范化建设。针对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统一医疗服务流程,制定居家养老评估、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标准。

本报记者 余翠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