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文化名人与北京冰雪运动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2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名人与北京冰雪运动

 

随着北京冬奥会开幕进入倒计时,人们的冰雪运动热情已被点燃。其实,冰雪运动在北京地区开展得比较早,清代谓之“冰嬉”,包括滑冰、冰上游戏及冰上杂技等。近现代称为“滑冰”,以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为主,兼冰上游乐,是一项普及性较强的冬季体育运动,参与者众多。冰雪运动尤其受到众多文化名人的青睐,他们或置身于冰场,或将冰场所见所闻记于笔下……

青睐于滑冰运动的著名文人

王洛宾有“西部歌王”之称,其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罕》《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歌曲,被誉为华人音乐的经典之作。其实,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音乐人,还是一位滑冰高手。

1913年王洛宾生于北京东城牛角湾胡同,1919年入京师八旗子弟高等小学堂。1927年夏到通州潞河中学就读。该校始建于1867年,是一所教会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很多现代体育项目在这里都有开展,滑冰为其中之一。

王洛宾入学后,除了音乐,对体育运动也格外青睐,尤其是滑冰。

校园内有一个大湖,名为“协和湖”,水面开阔,夏天为浴场,冬天则为冰场(今尚存)。为此,学校组织了一个滑冰示范队,王洛宾第一个报了名。

初学滑冰时,王洛宾不得要领,时常摔倒。但他没有泄气,在老师的一次次示范下,他仅用了半个月,就掌握了滑冰的基本要领,一个多月后,就能自由自在地滑行于冰上了。

在潞河中学就读的四年中,每至冬季,滑冰成为王洛宾最大的乐趣,除了与同学们开展滑冰比赛外,还跑到什刹海、北海向滑冰高手请教,由此使他的滑冰技艺不断提高。1931年毕业时,已成为学校的滑冰高手。

1939年1月,王洛宾到青海西宁市当音乐教师。他不仅把美妙的歌声带到了高原,还给青海带去了滑冰运动,成为青海地区滑冰运动的开拓者。1944年冬,湟中滑冰场设立,这是西宁市开设的第一个溜冰场,王洛宾与友人陈显达、周宜逵等人做了精彩的滑冰表演,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因为这是西宁人第一次看到滑冰运动,由此被写进青海体育史册。

林海音是当代著名作家,1918年生于日本,1921年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随父母迁居北京。其代表作《城南旧事》便是她对北京童年往事的回忆。

1934年,16岁的林海音考入北平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到《世界日报》当记者和编辑,由此结识了清末举人夏仁虎的第六子、同在报社任记者的夏承楹。他是位体育迷,擅长滑冰。与弟弟夏承楣在北海溜冰场以花样滑冰知名,号称北海的“夏六”“夏七”。

林海音对同事中这位滑冰高手颇有好感,工作之余,便陪同夏承楹到北海公园滑冰。很快,她也喜欢上了滑冰运动,在夏承楹的辅导下,几天的训练就掌握了滑冰的基本动作,此后二人经常一起到北海公园滑冰。

1939年5月13日,两位冰上结缘的年轻人走进婚姻殿堂。婚后,二人仍经常到北海滑冰。因他俩滑冰的步履矫捷而富有强烈动感,令观赏者赞叹不已。

1948年11月,林海音与夏承楹携家人返回台湾,临行时还将曾在北海滑冰时用过的一双冰鞋包裹好,带到台北,以为留念。

多年后,林海音在她的散文《文津街》中,对北海滑冰往事还有所回忆:“看雪盖满在桥两边的冰面上,一片白,闪着太阳的微微的金光,漪澜堂到五龙亭的冰面上,正有人穿着冰鞋滑过去,飘逸优美的姿态,年轻同伴的朝气和快乐,觉得虽在冬日,也因这幅雪漫冰面的风景,不由得引发起我活跃的心情,赶快回家去,取了冰鞋也来滑一会儿!”

王润身是老电影《林海雪原》中杨子荣的扮演者,他不仅是一位电影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位滑冰与滑雪健将。

1924年王润身生于河北雄县,1947年加入冀中军区文工队,1956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1958年在电影《长空比翼》中扮演飞行师长。剧中有两场滑冰戏。导演要求不许找替身,要他自己完成,所以他要先学会滑冰。

此时,王润身34岁,已早超过滑冰的最佳年龄,但他决心要滑出个样子来。摄制组所在丹东机场有个滑冰场,而剧组正好有位叫杨光的演员,是个滑冰高手,她主动教王润身滑冰。每天清晨,王润身就早早起床,先独自练习,等杨光来了,再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他。初学时王润身滑了没几步就摔倒了,但他爬起来接着学。半个多月内,王润身天天坚持训练,终于学会了滑冰。开拍前导演问他冰滑得如何?王润身二话不说,当即滑了几圈儿,导演一看,非常满意。

1960年初,电影《林海雪原》开始拍摄,王润身饰演主要人物杨子荣。影片中最让观众赏心悦目的场景当属战士们身披银袍,脚踩滑雪板,穿行于茫茫林海雪原,极具美感。为配合拍摄,摄制组特意请来八一滑雪队的运动员,远景的高山速度滑雪由他们完成,近景的滑雪镜头则是演员自己上。为此演员们纷纷学起了滑雪,而王润身已具有了滑冰基础,很快学会了滑雪,顺利地完成了拍摄任务。此后,滑冰成了他的爱好。

文人笔下的北京冰雪运动

滑冰既是一种冰雪上的健身运动,也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艺术表演,由此为人们所欣赏,其矫健、轻盈、悦动的形象,还跃然于文人笔下。

张恨水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章回小说大家”。其久居北京,作品具有地道的“北京气派”。他在散文《冰雪北海》中,将“北平的雪”描绘成“冬季一种壮观景象”,并细腻地写到北海的冰床及滑冰的场景。

“冰床是个无轮的平头车子,滑木代了车轮,撑冰床的人,拿了一根短竹竿,站在床后稍一撑,冰床嗤溜一声,向前飞奔了去。人坐在冰床上,风呼呼的由耳鬓吹过去。这玩艺比汽车还快,却又没有一点汽车的响声。”笔墨虽然简洁,却把“撑冰床的人”及冰床滑动的景致描写得十分生动。

“我们若在稍远的地方,看看那滑冰的人,像在一张很大的白纸上,飞动了许多黑点,那活是电影上一个远镜头”,“男女成群结队的,在冰面上溜冰。男子是单薄的西装,女子穿了细条儿的旗袍,各人肩上,搭了一条围脖,风飘飘的吹了多长,他们在冰上歪斜驰骋,做出各种姿势,忘了是在冰点以下的温度过活了。”

张恨水笔下那“成群结队的”滑冰者潇洒而飘逸的景致,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滑冰运动的真实写照。

著名作家老舍在小说《四世同堂》中,曾写到北京举办的一场化装滑冰比赛。

小说中首先写到比赛的时间和地点:“一晃儿过了新年,正月初五下午一点,在北海举行化装滑冰比赛。到十二点,北海已装满了人。”

从1926年开始,北海公园经常举办“化装溜冰大会”,活动时间往往是在农历新年之前,参加活动的人身穿奇装异服,脚踏冰鞋,化装成各色造型。

老舍先生描写了“化装溜冰大会”的程序:活动开始了,“男左女右排成行列,先在冰上游行。”“冰上游行以后,分组表演。除了那几个曾经在御前表演过的老人有些真的功夫,耍了些花样,其余的人都只会溜来溜去……”最后记述的是“三位小姐领了大赤包所赠的大银杯”。

《四世同堂》关于化装滑冰比赛的描写,可谓是老北京体育活动的一个缩影。

未名湖冰场是北京近现代高校中最早的滑冰场。早在燕京大学时期,便颇为知名,曾有“寒光刀影未名湖,北海稷园(中山公园)总不如”之说。满族学者、民俗专家唐鲁孙多次在未名湖畔观看滑冰表演,并在《海甸(淀)之忆》中有过细致的描述:“到了隆冬十月未名湖结冰,溜冰场一开幕,冰镜清辉,莹澈似玉,男女交错,共舞同溜,矫若惊龙,飘若醉蝶,人新衣香,交织成趣。比起城里公园北海几处溜冰场的众生喧闹,品流庞杂,要高明多啦。”

这片不大的冰场,曾成为燕京大学及后来的北京大学师生冬日里最快乐的地方。学子们激昂奔放地滑行于冰上,或驰骋、或跳跃、或旋转,配上湖面上博雅塔的重檐倒影,成为冬日一道最美的景致。由此被知名学者邓云乡称为“北京最高级的、最美丽的冰场”。

民俗学家金受申有“北京通”之称,其笔下京城滑冰活动各有景致:“冬天的护城河、什刹海,岸旁常放着许多冰床招揽乘客,在新年正月,坐着冰床,驰骋冰上,虽不用足溜,也很有意思。”“民间的溜冰,只在鞋上绑一木板,板上安两根大铁条,平民的冰鞋,便已完成,甚至穿着老头乐的毛窝,也可一逞雄姿。有人要表演他的长跑,便脚上绑上木板,由朝阳门起,顺着通惠河,立刻溜到通州,买上几个糖火烧,来上一罐酱豆腐,马上回京。来往九十里,岂不是二十八英里的长跑?”金先生所描写的“溜冰”景致直观,语言通俗,勾勒出一幅活生生的老北京冬日民俗画卷。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