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冬奥会通信保障“智慧大脑”正式启动
四阶段培训体系打造冬奥会“最美名片”
暖心腊八粥香飘“小哥驿站”
朝阳区4处交通场站为冬奥赛事服务车辆“安家”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奥赛会志愿者是怎样炼成的?
四阶段培训体系打造冬奥会“最美名片”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志愿者们用出色的服务,为奥运盛会的顺利举行提供了重要保障,被誉为“一张最美的城市名片”。北京冬奥会的到来,让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也对志愿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冬奥会历史、冰雪运动常识、防寒防冻知识……面对我国冰雪运动基础相对薄弱、冰雪运动志愿服务经验相对不足的现实,北京冬奥组委为约1.9万名赛会志愿者提供系列培训,打造北京冬奥会赛时“最美名片”。

据介绍,为了让赛会志愿者能够顺利合格上岗,北京冬奥组委设计了四个阶段的培训体系,由志愿者部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指导高校和场馆,对志愿者进行了系统性强、特色鲜明的培训。在线培训依托北京冬奥组委信息与知识管理平台(IKM)展开,志愿者部开发制作了视频课件,并为其配套了文字讲义和在线题库。线下培训和实践锻炼由志愿者来源高校组织实施,他们发挥学校场地、学科专业等优势,进行了疫情防控、扶残助残、志愿礼仪、外语口语等强化培训,组织开展国际形势、思想教育、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

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是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的关键。到目前为止,40余个冬奥场馆以及运行团队均已开始了对志愿者的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考虑到一些场馆无法开展大规模线下培训活动,志愿者部帮助场馆与高校对接,将部分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前置”到高校内进行,预计这些培训将在2022年1月底完成。

专业志愿者是赛时重要的服务力量,对他们进行专项培训必不可少。在志愿者部的统筹下,颁奖礼仪领域志愿者进行了为期50余天的封闭强化训练;奥林匹克大家庭、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反兴奋剂领域的志愿者在学校内接受了线下培训;媒体运行、语言服务等业务领域志愿者则通过在线的方式接受了专项培训。

目前,这一培训机制已为京冀两地高校培养了270余名冬奥志愿者培训师,他们成为各高校线下培训的主要师资力量,并作为志愿服务的“火种”,照亮未来的志愿者之路。

□本报记者 盛丽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