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洁)市教委日前发布《北京高校科研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本市将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锻造一批“杀手锏”技术,布局建设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行动计划提出,支持开展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重大基础研究,解决一批数学、物理、生物、信息等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稳步推进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
本市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碳中和、区块链等产业领域,加强基础理论到技术产业化突破的全流程研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突破,布局建设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自然科学类)。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围绕关键材料、核心器件、重点工艺、重大装备等核心需求,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锻造一批“杀手锏”技术,统筹推进北京实验室建设。
同时支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实践创新,引导高校聚焦“中国问题、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华文明”,瞄准国家亟需,紧扣时代主题和前瞻重大战略,加强跨学科协同攻关,布局建设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类),打造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服务高地和人才培养高地,为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守正创新贡献北京智慧和北京方案。
聚焦前沿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依托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汇聚和培养一批引领国际科技前沿的战略科学家、高水平领军人才,支持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实现重大突破。面向基础科学、交叉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方向,选拔有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潜力、有领导高水平科研团队能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引导高校为青年人才在职称选聘、人才培养、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和场地等方面提供配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