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体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广州队“虎瘦雄风仍存”
万余名市民“歌唱北京”
西城区将实现文物建筑二维码标识全覆盖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1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城区将实现文物建筑二维码标识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 陈曦)为文物建筑装上二维码标识,扫码就可知它们前世今生的故事……记者近日从西城区获悉,明年,西城区将实现全区文物建筑二维码标识全覆盖。“十四五”时期,西城区连点成线,形成西外地区科学教育文化主题、什刹海地区名人故居主题、大栅栏地区商业文化主题等一批“博物馆集聚区”,打造博物馆之城。

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林小牧介绍,“文物建筑可阅读”就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扫码求实”“扫码听史”“扫码问事”等方式,释放文物建筑历史文化价值,讲述文物建筑前世今生故事,满足参观者深入了解文物历史文化内涵的需求。西城区已将全区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沿革、建筑形式、保存现状及管理使用等进行梳理,在305处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牌显著位置安装二维码标识。2022年,将继续完成二维码牌安装65处,实现全区文物建筑全覆盖。

据了解,西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现有各类博物馆、展览馆以及“博物馆相当设施”共计83家,其中,备案注册的博物馆29家。2021年完成了李大钊故居、历代帝王庙的展陈提升并对社会开放。2022年,宣南文化博物馆将完成展陈提升,重新对外开放。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西城区要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以中央、市属等一批资源和专业优势博物馆为龙头,以区属博物馆为支撑,以企业、社会、街道等类博物馆、展览馆为补充,构建主体多元、内容丰富、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西城区博物馆体系,形成西外地区科学教育文化主题、什刹海地区名人故居主题、大栅栏地区商业文化主题等一批“博物馆集聚区”,打造“博物馆之城”。

同时,西城区还持续鼓励老字号原址、原貌保护,挖掘、展示传统技艺,推进企业内部博物馆对公众亮相;鼓励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类博物馆”,依托自身条件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特色主题博物馆。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