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征稿启事
大雪时节
直面痛苦 笑对人生
家风的传承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直面痛苦 笑对人生

 

第一次知道史铁生,源于那篇《我与地坛》,只是那时我还太年轻,迷恋玲珑精致的华丽词藻,所以读不惯这样的文字,寡味得如同一盅掺杂着雨水的清酒,叙述着平平无奇的苦难。

再读《我与地坛》,我已是四十不惑的年龄,没有刻意去读,却一下子读懂了史铁生。此后拜读了他的很多作品,他的文字中平淡叙说着生与死、苦难与信仰、春朝与冬暮,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年轻时的史铁生也曾与许多年轻人一样,有着健全的体格,乐观开朗,对生活与未来充满向往。然而,就是在一个最意气风发的年纪,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他的双腿残废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的世界蒙上了灰,他开始狂怒绝望、焦虑迷茫,后来他独自摇着轮椅,走进地坛。起初,史铁生只想有一个能逃避世界的去处,想在这亘古不变的沧桑院子里寻觅几缕平静与安宁。清风舔净他的车辙,他在不知名的墙角细细反刍生与死,思索着命运为何需要他咽下苦难。

都说苦难是人生成长的一笔财富,而如何从苦难中磨练自我,最终破茧成蝶,却是难能可贵的。史铁生在无数苦难和时间的千锤万凿之下,不再怨天尤人,他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他也终于领悟了使人的灵魂不朽的秘诀,那即是:从不屈中获得骄傲,从苦难中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这绝不是有病呻吟式的哀叹,这是对人生苦痛的思考与解读。史铁生经过种种挣扎,接受了生命所赋予他的不完美,赋予他的挑战,在将近花甲之年,猛然领悟到,自己的一生便是在“扶轮问路”,寻找生命的意义。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他以地坛为线索,引出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母亲的怀念和歉意,正因为如此,母亲以另一种形式同他走遍了地坛,走过了时光。可以这样说,他与地坛的相遇,铸就了他平凡而伟大的命运,他与母亲的离别,铸就了他丰富而深刻的情怀。

在《秋天的怀念》《合欢树》这些文章中,“母亲”二字在文中频频出现,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史铁生对母亲深沉的追忆与思念,史铁生并没有过多诉说自己的情感,却以园子的景色和日常琐事,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塑造起来,字里行间痛彻心扉的情感流露难以掩抑。人总是在失去后才能懂得珍惜,母亲对他的爱,只能在时光中回溯,在回忆中品味,在脑海中愈来愈鲜明深刻。

地坛这个零度空间,不仅仅是实在的一处地方、一个地标,更是扎根在心灵深处那亩花田的象征,自由而宁静。

史铁生虽然已离开我们,但是他和他的地坛已然成为我们面对困难、激励自己的不朽象征。他的作品中始终充满了人文的哲思和对人生苦难的沉淀,给人以心灵上的启悟。他带给人精神层面的是超越和坚韧。他对生与死、苦痛与残缺,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在读的过程中,让人警醒以及感叹,读后,又有一种绝妙的升华感。更重要的是,他不是通过作品传达思想,而是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所以,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人生若遇不如意,不妨读读史铁生。

读懂史铁生,便读懂了人生。

□李小丽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