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情怀
3上一版
 
最美好的选择
跨文化视域下的幽默大师
老严师父
■征稿启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文化视域下的幽默大师
——读《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
 

在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中,享有“幽默大师”美誉的林语堂,可谓最擅长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和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自传里的这句联语,恰好体现了他的文化情怀和成就,其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十分深厚,值得后人深入挖掘。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收录了钱锁桥、周质平、陈子善、罗福林等十余位中国及国际上林语堂研究专家的评论文章,从历史、文学、语言、哲学、翻译、美食等角度,对林语堂的生平及其著述进行了精彩而专业的论述,从而将林语堂作为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的不同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喝”过美国哈佛和德国莱比锡大学“洋墨水”的林语堂,本是一个简朴的农家子弟。1895年,他出生于福建漳州山区的牧师家庭,读的是基督教会办的小学和中学,从小熟悉基督教文化。大学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这所大学以英文教学著名,他说自己在此把“英文学通了”。

毕业后,林语堂被聘为清华大学英语教师,但却羞愧于自己作为中国学人对中国文化了解的不足,甚至连“孟姜女哭长城”这样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也不了解。于是,他开始恶补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涉及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几年下来,他已经打下了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子。后来出国留美留欧深造,林语堂依然选择做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经过比较,同西方文化参照,他对中国文化的体悟更加深切。

1936年8月,林语堂赴美专事创作,主要是用散文笔法介绍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思想,用英文出版过三四十部作品。譬如,1937年出版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高居畅销书榜长达52周,译成十几国文字,成为欧美人的枕边书。以致《纽约时报》载文说:“读完这本书之后,令我想跑到唐人街,遇见一个中国人便向他深鞠躬。”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 1939年,林语堂创作的《京华烟云》这部流传于世的历史小说,写作初衷却是为在国际上宣传抗日战争。它用中国人民的可亲可爱衬托日本军队的残酷野蛮,显示出战争摧毁美好人生的恶劣无道。林语堂在给好友郁达夫的信中坦承:“这本书是为纪念全国在前线为国牺牲之勇男儿,非无所为而作也。”

如此种种,让林语堂在现代作家中成为非常独特的存在。《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节着重考察林语堂在现代中国知识思想史上的独特地位;第二章节着重探讨林语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实践;第三章集中讨论林语堂穿梭于中西之间的跨文化实践;第四章集中阐释林语堂在美国的著述。书中援引大量一手资料,包括当时各国的新闻报道、林语堂在各刊物发表的文章及林语堂的日记等,生动阐释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思想的碰撞。

纵观《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每位作者的切入点和分析角度都不一样,涉及的内容广泛。虽为学术论文,但行文通俗易懂,叙事流畅清晰,保证内容严谨的同时亦有很强的可读性,让我们懂得如何提高自身素养,对于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钟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