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征稿启事
一生的榜样
纸质父爱与电子父爱
英雄的礼赞 奋进的凯歌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雄的礼赞 奋进的凯歌
——读《功勋》
 

他二十八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了很好的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优选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读到上面那段文字时,我止不住心潮起伏、热泪盈眶——那些“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纪念建党百年重点图书《功勋》,是全党学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的通俗读物,是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读本。此书收录了《人民日报》等媒体公开发表的文章,以讲故事的方式生动记录了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9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优秀事迹。

国家设立“共和国勋章”,授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国家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很好功勋的杰出人士。那是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那是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事迹——他们坚守爱国心、心怀报国志,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他们守初心、担使命,以卓越功勋和崇高精神感召亿万国人,汇成助推国家发展进步的雄浑力量。

张富清,94岁,原西北野战军战士,曾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战功赫赫;从部队退役后,他选择扎根偏远山区,一心为民、默默奉献……虽历经风雨,老英雄仍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忠贞不渝,为党为人民奋斗一生。

“如果革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可以一次流光自己的血;如果革命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把血流光,我就一滴一滴地流光。”1950年,24岁的黄旭华入党转正,在汇报思想时这样表明决心。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深潜”报国30年,悄然离家时,还是风华正茂;归来与亲人相拥时,已是华发满头。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属于潜艇、属于祖国。”黄旭华的话掷地有声。

峥嵘皆本色,不悔是初心。为了国家的强盛,多少赤子燃烧了一生。2021年6月3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的盐碱地,袁隆平科研团队在这里试种下“海水稻”。伴随着大型机械的轰鸣,稻苗在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荒地上扎下了根。未来,黄沙戈壁将“变身”碧绿良田,一切好似梦境。而这个造梦者,就是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不仅让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还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

梦想缤纷,召唤着勇敢追梦的民族。疟疾,世界上最主要的高死亡率传染病。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屠呦呦,一生倾情青蒿素,60多年致力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发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让中医造福全人类,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他们都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展现了一种伟大的无我境界。我们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辉煌凯歌。

□甘武进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