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创新工作室是职工创新创造、成果转化的“工作站”,职工学习掌握新技术、提高劳动创新能力的“加油站”和开展技术协作活动的“职工之家”。为提升全区职工的创新意识和水平,推动全区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培养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大兴区总工会于近日圆满完成了2020年度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评选及认定工作,最终认定区委党校等8家单位工作室为2020年度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
大兴区委党校名师工作室
引领党校教师“用学术讲政治”
教学研讨、课堂观摩、主题沙龙、专家引领、现场教学……在大兴区委党校,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和智慧的名师工作室团队,通过工作室成员集中研修和自主研习的方式,引领党校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提升专业素质,加快高层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记者了解到,于2019年4月设立的“大兴区委党校名师工作室”,是在党校原有专职教师基础上,组建着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培养机构。工作室领军人郑齐猛,是大兴区委党校校委委员、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法学、党的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两次获得北京市党校系统精品课一等奖。出版专著两部,参编四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或者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项目30余项。
郑齐猛介绍,通过“名师工作室”来引领党校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着眼于提高年轻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加快党校年轻教师的成长速度。同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资源的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别看“名师工作室”成立时间不长,但先后申报立项了北京市社会主义学院研究课题、北京市思政研究会重点课题、大兴区研究室课题,均按时结项,成绩优良。培养年轻教师在授课、党性宣讲、科研方面成效显著。教师李然在主体班授课很受欢迎,教师张娜《奉献新时代 建功新国门》入选大兴区区级宣讲节目。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名师工作室”创新党史教学方式,用现场教学讲授百年党史、廉政史、党的精神谱系,获得中央党史指导组肯定。
郑齐猛介绍,接下来,“名师工作室”将继续着眼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着力提升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水平,推出精品课程。通过申报、承担高级别的研究课题,提升年轻教师的调科研水平,为“用学术讲政治”打下坚实基础。
大兴区人民医院伤口治疗护理工作室
减轻压疮患者病痛
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家庭结构单一,空巢老人增多,因专业知识缺乏、照顾不周造成压疮患者也随之增多。在大兴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专门有一支压疮治疗护理团队,解决了重症卧床患者的压疮治疗难题。
目前,工作室共有护理人员10名,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队伍。工作室负责人郭月红,从事急诊护理工作29年,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术。
郭月红介绍,压疮患者中,大部分是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差,导致皮肤破溃、迁延不愈,日渐严重化。患者百般痛苦,增加了基础护理的难度,甚至诱发感染,使病情加重,经济负担增加。
正是因为这样的病患越来越多,2017年,压疮工作室正式成立,由两位护士长及4名护士组成。成立前期,科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派2名护士到宣武医院换药室进修学习,对压疮的相关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进行学习。其余4名护士由急诊科外科医生统一培训,并对清创换药知识和操作进行考核,每名护士均需通过理论及操作的相关考核,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压疮工作室成员。
压疮工作室成立至今已有4年。在这期间,团队前后治疗了200余例患者,经过压疮工作室成员精心的清创换药治疗,患者腐烂的伤口可以得到有效的干预,明显好转或彻底愈合,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且预防了合并症的发生。目前,压疮工作室的工作项目已扩展到糖尿病足、下肢皮肤溃疡、外伤伤口换药等多种治疗和防范。
压疮工作室护士还对家属进行了耐心指导,让家属在家庭内自行为患者换药,使伤口得到明显好转。护士们和家属还建立了联系,形成咨询、换药、日常护理指导“一条龙”服务,使卧床患者家属在家里也能学习压疮知识,从预防开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科研方面,压疮工作室还研发了鼻部无创呼吸机面罩压创的保护贴应用于临床,对压疮的防范起到了防范作用。“压疮工作室经常收到病人家属送来的锦旗,这是对医护人员最大的认可和鼓励。”郭月红说,这些优质护理工作中好的举措,深入人心,使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也深深植入到医护人员的心中,为更多更好的创建新思维、新举措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
大兴区中医医院骨一科膝骨关节炎阶梯治疗工作室
攻克膝骨关节炎造福患者
膝骨关节炎作为骨科常见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据统计显示, 2016年60岁以上的人群中该病患病率可达50%,75岁以上的人群则达80%,虽然每年手术达到几十万例,绝大多数患者仍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
基于这样的背景,2016年,大兴区中医医院骨一科成立了膝骨关节炎阶梯治疗工作室。这支只有10人的队伍,在大兴区率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膝关节中西医结合阶梯化治疗方案,每年接受膝骨关节炎阶梯治疗的患者近万余例,其阶梯化保膝治疗在大兴区处于领先地位。
工作室领军人付立新,是骨一科科室主任、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工作室成立以来,付立新总结出一套规范性培训体系,使工作室成员均有能力进行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虽然该疾病的修复性治疗和重建治疗对医师和医疗机构的要求高,但在付立新的指导下,工作室成员充分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骨一科在大兴区还率先独立开展了截骨术及单髁置换术等新技术。
今年,工作室新研究出的体外冲击波疗法,已经用于治疗。付立新介绍,这是为促进职业安全生产与卫生、节能减排而研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该疗法是介于传统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与开放手术治疗相比无需麻醉,在门诊就可以开展治疗,具有对机体创伤小、相关治疗风险较低、并发症发生较少等优点,同时其治疗方案耗费较少,易被接受。
“膝骨关节炎患者在骨科日常就诊量大,而且目前膝骨关节炎患者在大多数医院的诊疗过程不规范,为此,我们为患者制定了规范化诊疗流程,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付立新说,工作室制定了详细的近期及中远期规划,当前,工作室正在学习富血小板血浆疗法等新技术,预计明年将建立冲击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诊疗方案。未来3到5年,将完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同时将制定完成膝骨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阶梯治疗策略。
嘉禾源硕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研究创新工作室
专注生态科技共享研发成果
在大兴区新媒体基地,有这样一家从市场一线采集研发需求、创新快速、转化有效的生态农业领域生物技术创新工作室——嘉禾源硕公司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研究创新工作室。作为线上头脑风暴、信息快速交互、科技成果交易的集中营,该工作室链接全国20多个省份1000多个农业基地、40多家科研院所,与一线工人、农业技术经理、农业项目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打成一片,从客户现场提取难点作为研发课题,组织相关人员远程参与研发工作,共享研发成果。
工作室领军人张鑫焱既是公司总经理,也是工作室技术带头人。这位研究型的实干家与研发人员一道,全身心投入研发任务。
2019年12月,工作室正式成立。目前,第一期生物授粉技术应用研究的创新研发任务基本完成,申报专利17项,获批9项实用新型,产品已投入市场并已向市场提供技术支持。第二期研发即将开始,主要是生物授粉产品应用与其他生物防治产品的体系化应用研究。
第一期研发中,收获了国内首款针对于熊蜂授粉蜂箱运输的恒温保温箱、熊蜂授粉多功能防暑降温箱、熊蜂蜂王快速养殖装置、熊蜂蜂王打破休眠快速繁殖方法等成果。工作室成员还出版了《果园鼠茅草生态种植技术》《设施蔬菜轻简高效栽培》《草莓轻简高效栽培》等学术专著。
工作室成立一年多的时间,因研发成果显著,工作室所属公司入围“中国科技创新先进单位”。面对成绩,张鑫焱看到的是一份责任。她清楚的记得,2020年春天,全国100多个基地打来电话,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蔬菜瓜果无法实施人工授粉,直接影响到产量,迫切需要给予帮助。张鑫焱带领技术人员开展在线培训,2个月共培训了2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解决了300多家农业基地的授粉问题。“所有的认可都是对我们工作室最大的鼓励,未来我们将继续专注生物授粉及生物防治应用研究,为乡村振兴献上一份科技力量。”张鑫焱说。
□本报记者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