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承担疫苗接种 “北康人”冲锋在前
朝阳来广营地区挖潜增车位缓解停车难
通州“云端”招聘模式获好评
顺义民政机构分类施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全方位智能医疗创新服务项目夺得冠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派出医务人员280余人次、接种“加强针”34303人次
承担疫苗接种 “北康人”冲锋在前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总工会下属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站在了疫情防控的前沿。无论是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转运现场,还是核酸检测现场,或是定点医院与新冠确诊患者面对面的治疗现场,都有北康医务人员的身影。今年,疫苗接种工作开始后,北康医务人员又一次冲锋在了前线。

“我们从今年1月开始承担疫苗接种任务,一直就没有间断过,那时还是冬天,转眼间又要过冬了。”石景山区衙门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负责人、北康医务部罗琰说,“从10月20日到10月31日晚,我们在衙门口疫苗接种点,已经接种“加强针”34303人次,医院派出支援人员共计280余人次。”

近日,为进一步加固免疫屏障,北京市各区都启动了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随着冬奥会日益临近,作为冬奥组委总部驻地和重要赛区的石景山区,接种“加强针”疫苗的工作显得更加紧迫。

罗琰介绍,因为北康地处石景山区,今年1月份,他们就承担起了疫苗接种任务。经过前期的培训和考核,医护人员从1月24日起开始在石景山区衙门口接种点为辖区重点人群和普通群众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一直到6月12日。6月13日,他们转战到石景山体育场接种点,继续开展此项工作。随着“加强针”疫苗接种工作启动,10月20日,他们又回到了衙门口接种点,与其他医院的医务人员一起,在这一站点开展工作。“衙门口接种点启动‘加强针’疫苗接种后,医院也很关注和支持,又给我们增派了医务人员。他们经过培训和考核,现在已持证上岗。”罗琰说。

“‘加强针’的任务量确实比较大,我们每小时要为600—700人次接种疫苗,全天的接种量,少的时候在4000人次左右,多的时候能超过5000人次。”北康护理部乔曼华说。

衙门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日常工作无休,但是最考验人的,还是临时增加的紧急接种任务。

10月30日晚5点,衙门口接种队完成了当天计划内的接种任务。正当大家刚刚松了一口气回家休息,晚6点12分,接到了紧急接种通知。仅半小时,北康的5位医生和3位护士返回接种点,开始执行夜间新增任务,一直工作到晚11点10分。

乔曼华说:“最让我感动的是队员都特别踊跃。接到任务的队员,有的才刚到家、有的正在给孩子做饭,他们二话不说就返回了接种点。其他队员知道来了紧急任务后,也通过电话、微信主动要求参加‘战斗’。这就是‘北康速度’,这就是‘北康人’的奉献精神。”

其实,从承担疫苗接种任务以后,接种点所有的队员都在践行这样的精神。有的队员家中孩子只有几个月大,亟需关爱,可自从到接种点后,就没再好好陪孩子一天,也从没怨言。有的队员是“二胎妈妈”,因为没有休息日,尤其是周末,孩子去上兴趣班,她都只能远程打车让孩子独立前往,也从没退缩。有的队员已经50岁,每天面对几千位接种人员,始终保持高负荷的工作,也从没后悔。

记者了解到,从11月1日开始,北康独立承担起了石景山区衙门口接种点的工作任务,为此,医院派出了50多人的团队,同时,正式延长了工作时间,从早8点到晚8点,均可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说是晚上8点结束,有来的晚的,打完针还有观察的时间,我们真正下班也要9点多了。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我们能早日回到医院的工作岗位上,闲暇之余也可以陪陪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乔曼华说。

罗琰表示,“希望符合接种要求的市民都赶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以及加强针,遏制疫情传播,共同构建我们的‘免疫屏障’。”

□本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白霖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