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情趣
3上一版
 
用镜头记录中国铁路之美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10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路职工马越超:
用镜头记录中国铁路之美

列车驶过成昆铁路大田菁跨龙川江大桥
马越超 摄
驶过厦门高崎站的动车组和正准备降落高崎机场的民航客机同框
马越超 摄
马越超正在为拍摄寻找点位
准备驶入石太客运专线龙泉寺隧道的动车组
马越超 摄
 

“小时候的我肯定想不到自己儿时的‘玩伴’,竟然成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更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一名铁路职工。”马越超笑着说。马越超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高铁工务段的一名职工,从事高速铁路基础检测数据分析。日常工作中的马越超会坐在电脑前分析一个个数据,也会跟车检测,这对于一个铁路摄影迷来说,工作变得格外有趣。“工作中还是比较紧张的,但休息时,当我拿起相机,一切的疲劳都会一扫而光。”马越超说。

说起爱上摄影,马越超坦言是受父亲影响。“爸爸喜欢摄影。早些年,他是用胶片相机,后来胶片不好买了,才换了数码相机。我清楚地记得,2009年我们家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马越超说。

那时,马越超正在上大学,没事的时候,他就带上相机去拍照,拍的最多的就是铁路。小的时候,爸爸在乡镇上班,每天爸爸上班经过一条铁路,所以每次爸爸接马越超放学的时候,都会带他在铁道上玩一会儿,这成了他一个很好的“玩伴”。或许正是这份儿时的情感,深深留在了马越超的心底,拿起相机之后,马越超就把镜头聚焦在了铁路上,一直到现在。

从2009年到现在,马越超粗略估计了一下,拍摄了将近10万张的作品。“虽说拍的不少,但出彩的不是太多,我毕竟不太专业。”马越超谦虚地说,“我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图的是一个乐趣。”

马越超喜欢拍结合风光类的大场景摄影,通过铁路的曲线美展示铁路的壮丽。工作之余,背上相机,穿上运动鞋,带上些许干粮,马越超就出发了。虽然每次出发之前,马越超都会充足准备,从利用地图确定合理线路,到带每一个装备,马越超都会“精打细算”,但每次依然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拍摄这类作品,需要找到制高点,有时候,好不容易爬上去了,结果发现不对,就要重新找。而这个过程就像一场户外探险,充满了刺激,会带给你很多惊喜。”

在马越超家的客厅里挂着三幅作品,都是他拍摄铁路风光的作品。马越超戏称:“仅此一家。”其中,有一幅作品拍摄的是成昆铁路。“西南川渝滇黔地区山高谷深,地质灾害频繁,修建成昆铁路的过程格外艰辛。全长1100余公里的成昆铁路,可以说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为一个铁路摄影迷,我特别想去看一下。”马越超说。

2019年,马越超的梦想成真了——利用休婚假的机会,他和媳妇一起来到了成昆铁路面前。“去的时候正是八月份,特别热,而且我们到的时候,正好赶上不跑列车的线路维修‘天窗时间’。”马越超并没有气馁,根据多年拍摄的经验,“蹲点”已经成为了他的一项技能。

就这样,在烈日下等了一个多小时后,火车慢慢地出现在马越超的视线里。早已做好准备的马越超,伺机按下了快门键……虽然经过一个多小时暴晒,马越超的胳膊脱了一层皮,但马越超却兴奋地说:“一个小时没有白晒。”

每次休假外出旅游,铁路拍摄都是马越超排在第一位的目的。“每次和媳妇一起出去玩,我都会精心规划路线,给拍摄留出充足的时间。”马越超说。2019年,马越超利用年休假去了一趟厦门。“去之前,我也提前做了攻略,准备拍摄网红打卡点——地铁一号线。”马越超笑着说,“这条地铁线有段是穿海的,很好看。不过我是第一次拍摄地铁线,拍摄技巧还需要继续提高。”

每张好作品的背后,体现的都是对铁路的热爱,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努力付出才能获得。马越超坦言,铁路摄影还是很辛苦的,有时候,为了拍一张好的作品,他要多次翻山越岭。

最近,马越超就遇到了点“麻烦”。“我在网上看见一张网友拍摄的铁路作品,拍摄的是石家庄——太原段的铁路,是在半山腰拍的,很有感觉。利用倒休的机会,我已经去了两次,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拍摄点。下次休息的时候再去看看吧。”马越超执着地说。在他人眼里的艰辛,在马越超看来却“甘之如饴”,或许这就是马越超对铁路挚爱的力量驱动吧。

□本报记者 杨琳琳/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