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任洁) 市教委近日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确定了未来5年的总体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和接收居住区教育配套中小学150所左右,完成后新增学位16万个左右。此外,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明显减轻。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北京的学前教育将更加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全市适龄儿童入园率保持在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学前教育教师接受专业教育比例达到85%,适龄幼儿就近接受高质量的学前三年教育。
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均衡,区域、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差距显著缩小。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超过96%。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优良率超过70%。
本市将多渠道增加中小学学位供给,加快中小学学校建设,五年新增中小学学位16万个左右。充分挖掘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对有条件的校舍进行改扩建。支持学校整合校内空间资源,通过各类教室复合利用,增加学位数量。在保障教学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扩大班级容量。统筹区域内职业教育、校外教育等资源,积极用于补充中小学学位缺口。加大出租出借校舍的回收力度。积极面向校外拓展办学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疏解腾退空间资源,优先用于补充义务教育学位缺口。 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功能区和人才聚集区,规划建设17所左右优质中小学学校。
《规划》对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工作做出专门部署,将劳动教育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紧密结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首都特点的劳动教育模式。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要开设不少于16学时的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普通高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