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政路桥总承包二部的楼道里,展览着一幅地铁隧道工程的摄影作品——夜幕之下,灯光初上,一个个小亮点,顺着在施的管廊延伸向远方……每当有客人造访,总会在这幅作品前驻足观赏,感叹在工地上也会这样的美丽绚烂。这幅作品的作者就是北京市政路桥总承包二部的职工王晨。现在是国道109新线高速(西六环-市界段)11工区的物资负责人。小时候,王晨一家人出去玩儿,拿着普通的傻瓜相机,母亲总会告诉他如何构图可以使画面更美,这在他心里种下了摄影的种子。后来遇到懂摄影的邻居,王晨的兴趣更进了一步。在上职业高中期间,他便选择了摄影专业,正式步入摄影学习之路……
“那时候就是先学理论知识,然后老师带着一边拍摄一边讲技术知识、相机构造、原理、布光,既有摄影棚的棚拍,又有室外的自然光拍摄。”在学校打好基础,王晨还先后在几家媒体实习,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毕业后,他选择在家附近的电脑城做跟计算机硬件相关的工作。
“电脑城里也有相机店,没事儿的时候,就跟相机摊主聊相机、聊摄影。”王晨说。工作的间隙,王晨还拿着自己的相机,为电脑城的熟人拍照,练习人像摄影。周末休息的时候,他就跟小伙伴一起去附近的公园,练习摄影技术。为了拍好一朵荷花,两个人早早地就来到圆明园,在清晨最柔和的光线下,捕捉露珠从荷叶滑落的瞬间。两个人还一起加入了摄影俱乐部,一有时间就跟大家集体拍摄,跑遍了颐和园、植物园、世界花卉大观园等北京市的公园。“办一张公园年票也挺方便,为了拍摄,我们还经常背着各种道具四处找题材。”
机身、镜头、三角架、反光板是最基础的配置,为了拍照片,他们还经常背着喷壶、背景纸等装备出行,和小伙伴一起商量同一画面如何拍摄,有时一个场景,即使是紧密相邻的两个机位,拍出的效果也截然不同。日积月累的实践,让王晨对摄影的兴趣愈发浓厚,摄影水平和心得也愈发深厚。
“摄影是减法的艺术,有的时候出去玩儿,虽然大环境看似破烂不堪,但是也能拍出好看的照片。”王晨说。
2008年,王晨来到北京市政路桥总承包二部工作。工作刚刚尘埃落定,他就跟家里“贷款”,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相机。“2009年,全部还清!”说起这回事,王晨笑了。
在总承包二部,王晨先后被派到延庆世园会外管廊工程、大兴地铁14号线02标工程、国道109新线高速工程等项目,负责安全和物资工作。在这里,每个充满忙碌和钢筋混凝土的工地,成了王晨捕捉素材的场所。“因为管安全,每天要转工地,于是我就是背着相机到处转现场。”
背着心爱的相机,每天转工地时,看到好看的画面,他就会举起相机记录下来,工地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大兴地铁14号线02标,地铁隧道建设时,隧道内的灯全部打开,在一处弯道,他一抬眼:“哇,这里好有未来科技感,简直是一个时光隧道!”他立刻举起相机定格了瞬间的美。
施工中的工程节点,他也会用图片认真记录。大兴区义绣路,同一位置,从开挖到路面铺油、画线、土面、二灰面、底层油、二层油竣工……从无到有的道路,在他的镜头下全程展现。国道109新线高速工程,他就记录下了与河北交界的小龙坎隧道的春夏秋冬……
国道109新线高速工程地处深山,平时很难与外界接触。即便如此,王晨依然可以找到快乐。一天夜里加班回到项目部,疲惫的王晨抬头一看,满天星斗,他立刻兴奋起来,深吸一口气,赶紧跑回屋,拿起相机……此后的很多天,夜盯星空,成了他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
“那句话怎么说?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说完,王晨又笑了。多年来,王晨的镜头始终对准施工一线,对准普通劳动者,他从职工们工作的场景中,发现并定格了最平凡的美。
□本报记者 边磊/文 于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