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工作计划有多合理,我都会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可有时觉得准备还不充分,有时是自己状态不好,所以一拖再拖。因为拖延我被批评好几次了,这让我对工作产生了一些恐惧,面对滞后的计划,我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甚至想要通过请病假来逃避这一切。请问,我该怎么办?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拖延不仅会耽误重要的工作,令各种计划滞后,还会带给我们一些糟糕的感受。例如,我们为自己无法完成看起来十分平常的计划而感到沮丧,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还会对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感到恐慌。逐渐地,我们可能抵触和害怕任何计划,于是拖延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责备自己懒散或堕落,对改变拖延心理或者拖延行为并无帮助,反而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使我们在面对计划的时候感到更加无力和担忧。许多有拖延症的人恰恰是内心对自己有着高标准、严要求的人,但对失败和不完美的惧怕使他们迟迟无法行动。
不妨先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不带评判地去观察和清点自己的拖延心理与行为,将焦点从拖延造成的各种坏结果上转移到造成拖延的原因上,尝试解决根源性的问题。有时候,即使无法解决问题,在得到了自我的理解后,我们的拖延心理和行为也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专家建议:
我们可以用记录的手段来辅助自我观察。在每次拖延的时候,从两个方面来记录自己的拖延心理或行为:一是拖延的领域,二是拖延的原因。
我们在哪些方面最容易拖延?我相信,总有一些工作任务你是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去完成的。因此,记录一下自己容易拖延的工作任务,然后去分析和归类,找一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点。这些任务是否都要面对严格的审查,是否都是自己特别重视的任务,是否都是需要跟同一位同事进行交接……在这些共同点背后,尝试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许是压力管理,也许是精力分配,也许是人际社交。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拖延?面对我们经常拖延的任务,问问自己真正的原因。“我还需要更充分的准备”、“今天似乎不是一个好时机”、“上午处理了一些事情,我现在太累了”等都是常见的答案。但这些答案到底是导致我们拖延的原因,还是借口?我们告诉自己准备还不充分,也许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实际上在担心结果会不如预期般完美;我们推说今天时机不对,也许只是因为无法忍受任何计划以外的插曲;我们推迟交付工作,可能是因为难以面对成果被他人评价的压力。
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畏惧,然后想办法去克服或者接纳它,这不仅能够避免焦虑情绪蔓延到其他工作任务中,也能真正减轻我们的拖延心理与行为。我们可以稍微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例如结果不如预期般完美也没有关系,只要准时出结果就行;我们需要接受现实中的种种麻烦与意外,例如虽然今天状态不好,但也可以试着完成一部分计划,没有100%做完也没关系,做一些总比完全不做要好。
打败拖延症并不是打败不完美的自己,而是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有韧性。
□本报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