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特级技师并保证其相关待遇,还将激励更多劳动者投身产业工人队伍,学习和钻研技术,依靠技能成长成才,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这对于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步伐,无疑是一种推进动力。
新华社消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通知,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试点。这意味着,我国在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之上再设特级技师岗位等级,技能人才进入“六级工”时代。通知要求,特级技师应为企业生产科研一线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并具备相应条件的优秀高技能人才。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可比照本企业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相关待遇。可结合实际情况,按规定享受疗养休假以及落户、住房、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待政策。
对于广大技术工人而言,这无疑是个令人鼓舞的利好消息。
众所周知,技术工人队伍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支撑要素,高技能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2亿人中,虽然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技能人才常年供不应求,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倍以上。个中原因很多,职业发展遭遇“天花板”,通道不畅是重要原因之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实行八级技术等级制度,当年的八级工如同今天的大工匠,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甚至超过许多企业高管。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技术等级制按照国际惯例改造为初、中、高三级制,后来在高级技工中又相继设置技师、高级技师技术职务,形成新的“五级工”制。
为加快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提出,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工人的技能等级层次,拓宽技术工人晋升通道,探索设立技能专家、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等岗位。2019年,人社部制定《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提出企业可根据需要,在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内划分层次,或在高级技师之上设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等。今天,又正式试点推行特级技师岗位,为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奠定基础。
首先受益的是技能人才中的能工巧匠,这也是设置特级技师岗位的基础。现实中,这些能工巧匠获得了各种荣誉称号,有的还主持创新工作室,不断创造新业绩,但却没有统一的技术职称。如今,特级技师岗位明确对他们参评予以优先考虑,是对他们技能、贡献给予名副其实的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据人社部统计,第十五届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平均年龄约48岁,距离他们退休年龄还有十几年。他们晋升特级技师,不仅有助于打破职业发展中的“天花板”问题,进一步畅通高技能人才向上发展的通道,而且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大批技能人才坚守生产服务一线,实现岗位成长成才。
设立特级技师并保证其相关待遇,还将激励更多劳动者投身产业工人队伍,学习和钻研技术,依靠技能成长成才,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这对于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步伐,无疑是一种推进动力。
□张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