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征稿启事
入党情结
大运河边
童真与睿智的光辉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9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童真与睿智的光辉
——读《我读齐白石》
 

关于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绘画艺术,各界都曾给予高度评价。毕加索赞曰:“齐白石真是中国了不起的一位画家。中国画师多神奇呀,齐白石用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以齐白石的虾为例,寥寥几笔,却尽显虾的活泼、灵敏、机警和生命力。

齐白石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除了他曾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外,还在于他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对虾的生活习性非常了解。为了突破从形似到神似的瓶颈,齐白石63岁后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也因此而变。由于诸般努力,虾画成为齐白石的代表性艺术符号之一。

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韩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代美术工作者,曾为《红楼梦》画人物、为老舍《离婚》作插图,笔简而意远,让人过目不忘。此外,韩羽先生的戏曲人物画也在纷繁的中国画坛别开生面、独树一帜。韩羽认为,齐白石的画妙趣横生,结合诙谐的题跋,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明明是直白简朴的构图和题材,再三咀嚼,意味深长。近年来,研究齐白石及其绘画艺术的专著可谓多矣,然而像韩羽这样从绘画本身切入,芥子须弥,由画理及文思,沿波寻源,剥蕉至心探究齐白石的就鲜见了。

“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是韩羽读白石老人画作时必兴之叹。韩羽指出,齐白石的画笔,无论点向什么,那个“什么”立即妙趣横生,可亲可爱起来。比如鸡雏、青蛙、鱼鹰、小老鼠以及草间偷活的昆虫……真真与那句成语对上号了:点石成金。韩羽最新出版的《我读齐白石》,甄选《空壳螃蟹腿》等五十余篇韩羽先生对齐白石画作的品读文章,从画作艺术本体出发,以“趣眼”品读“趣画”。每篇文章短小精悍,图文呼应,童真与睿智的光辉闪烁于字里行间。

譬如在《空壳螃蟹腿》中,作者指出小老鼠嘴里叼着喝酒人啃过的螃蟹腿乐不可支,一看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偷嘴吃的小老鼠。通过解读,作者让我们明白,作画贵在画龙点睛,此图的精要之处就在于“空壳螃蟹腿”。齐白石深知绘画奥妙,抓住“空壳螃蟹腿”大做文章,使得画面充溢童心,谐趣盎然。再通过此画题跋“八十七岁白石老人”,作者认为这八字道出的消息,使我们认识到唯老人之睿智与孩童之天真合二而一的眼睛,方可一眼看中那空壳螃蟹腿,也唯独如此,笔墨才庶几技进于道。

本书除了对齐白石画作的解读,也有对《齐白石日记》的品评。作者认为,浏览《齐白石日记》,如顾恺之吃甘蔗,从梢头起,吃着吃着——渐入佳境了。“但见洋人来去,各持以鞭坐车上。清国人(中国人)车马及买卖小商让他车路稍慢,洋人以跑乱施之……”在画家眼里,什么都是画面,大清国苟延残喘的国运一览无余。其实,这则日记告诉我们,要想成为画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得有非凡的观察力,能够抓住问题的要害。如此,才能使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成为画界翘楚。

绘画是这样,其他的艺术形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彭忠富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