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爱无疆,胸怀对什邡人民的赤胆忠诚,用辛劳和热血拼搏在援建最前线;他审时度势,提出三项总包原则,开拓出重庆一方市场;他创新管理,引入超级建筑信息模型破解复杂工程结构、顶级机电系统之困,建起世界级巨型水电站“大脑指挥神经中枢”。他就是中建二局三公司西南分公司副经理陈军。2021年,陈军获得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三大“绝招”提升团队凝聚力
2009年1月1日,陈军来到四川什邡援建最前线,担任起物华西苑廉租房二期一标段工程唯一的工长。最让他头疼的是当地招募的工人竟然有个不成文的“三不干”规定,即:下雨天不干、出太阳不干、逢休息日不干。工人行为随意散漫,无法满足援建工程对于工人的要求。
要想改变现状,就要先赢得他们的信任。为此,陈军打出第一招:以身作则,拉近与工人们的距离。打定主意后,每天他总是第一个到工地现场,当工人们来到工地准备干活时,陈军早已忙碌了好一会儿。施工中,他亲力亲为,每天无论多晚都会陪着工人们直到下班,从工作到生活都与工人们“混”在一起,时间长了,工人们也慢慢接受了他,也慢慢发生着转变。
一个月后,陈军实施了第二招:引入竞争机制。他淘汰掉不合格班组,同时,明确责任,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管理直接落到班组甚至工人头上,有效地提高了工人们在施工中的热情和荣誉感。
一次,陈军在现场巡视时,发现一名工人把一块缺角的砖砌到了墙外侧底部,他要求马上换掉。可如果更换,靠近这块砖一侧的墙都要拆除,等于是返工重砌,这名工人立刻有了抵触情绪。陈军不急不躁,耐心说服教育:“一块缺了角的砖就会影响整个外墙平整度和感观。援建工程一砖一瓦都不能马虎。”经过一番交流,这名工人终于心悦诚服。这就是陈军第三招起到的效果: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工作中,他提出当天下达的工作指令必须当天完成,绝不允许突破规范底线,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管理,把牢质量、进度关卡。
三个月后,工人们施工技术和熟练程度明显提高,觉悟意识发生了彻底转变。5月20日,工程11栋楼提前一个月全部结构封顶,2010年春节前,灾区人民顺利住进了新建廉租房。陈军也被北京援建指挥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9年7月,陈军担任项目经理,从什邡援建前线来到汶川,6个月时间里建起了汶川当时最高标志性建筑——住房安置小区三期工程三座塔式楼,创下了“汶川速度”。
三项原则助力完成终极服务目标
2012年4月,陈军挑起了15万平方米的重庆金融街融景中心项目重担。这是公司打入重庆市场的第一块“敲门砖”工程。当时,除了承担主体结构施工,其余安装、消防、幕墙等20多家全是甲指分包。“我们对分包没有经济控制权,但是项目最终交竣才是对业主终极服务目标,我们不能忘记总包职责。”面对新难题,陈军审时度势提出了三项服务型总包原则,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原则一,科学安排,做到不偏袒。该项目施工现场极为狭小,一面公路,两面崖壁,只有一侧有2000多平方米空地,在这“巴掌点大”的空地上,陈军每天绞尽脑汁合理堆放各种材料设备,因为只要有一家不按要求堆放材料,就会导致第二天所有分包都无法施工。他还采用“少吃多餐”的进料模式加快流转速度,使得所有甲指分包在“螺丝壳里做完了道场”。
原则二,在总包与分包工序、作业面发生冲突时,总包无条件相让。工程封顶后,首先做屋面防水和保温层贴砖等土建工程,再进行设备安装。此时安装设备却提前到场,现场没有多余场地堆放设备,陈军当即决定让分包先施工,虽然等各种管线安装完后,只给顶板作业面留出了40多公分空间,工人只能趴着施工,不仅加大施工难度,人工费也大幅增加,但为了大局着想,陈军认为值得。
原则三,在总包与分包先后抢工时,分包延误的工期由总包无条件“抢”回。屋面施工中,原定计划分包和项目部各15天抢工时间,因分包多用去了5天,只给项目部留下10天时间,但项目部对此毫无怨言,用10天“抢”了回来,保证了总工期不延误。
行动永远最有说服力,三项原则在分包公司中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对总包管理给予了全面服从配合。2013年10月,工程竣工时,陈军也赢得了甲方的赞扬。
建筑信息模型工作室为工程保驾护航
2017年6月,陈军转战昆明三峡大厦这座世界级巨型梯级水电指挥调度中心工程,结构和机电系统非常复杂。他通过深入思考,全方位、大深度运用了超级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现各项目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同时,他在云南建筑业率先创造性地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运用到对工人技术交底工作中。工人们在手机上下载E建筑APP,APP上建筑信息模型每个技术要点都标注得详细清晰,工人们通过手机建筑信息模型就可以跟技术员同步交底,还可以自学,形象直观地掌握技术要点。尤其机电系统管线多、复杂,排布顺序、走向、间距等都一清二楚,工人们掌握快、施工效率高、质量好,不仅起到了事半功倍效果,还解决了过去层层交底到工人中间产生的信息消减。
施工中,陈军还严格要求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师,建筑信息模型软件运用与施工实际相结合,每一个分项都是现场技术人员带着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师共同进行排布,综合考虑规范、美观和可实施性。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信息模型可以直接现场实施,避免了脱节修改环节。两年里,建筑信息模型工作室马力全开,挑灯苦战,为工程保驾护航。
运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进度推演,项目部有效制定了双流水施工作业法,将每道工序的衔接时间精确到小时,半年内保质保量完成了结构施工的艰巨任务。使得工程先后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鲁班奖”。
从什邡到重庆再到昆明,从“拼命三郎”到“智多星”,从普通工长到优秀项目经理,13年艰苦磨砺,陈军书写“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再难成”的人生格言,筑起属于自己的人生。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闻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