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山区百姓身边的“法律顾问”
北京榜样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5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区百姓身边的“法律顾问”
——记密云区石城镇司法所所长张淑娟
张淑娟(右)带领“娘家人”法律志愿服务队开展法律宣讲活动
 

在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活跃着一支“娘家人”法律服务队,他们深入村居、景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帮助山区群众学懂“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这支法律服务队的带头人名叫张淑娟,时任石城镇司法所所长。

急百姓所需

法律服务队应运而生

1995年10月参加工作的张淑娟,在2009年3月调到石城镇工作,那里地处山区,当地百姓信息获取方式很少,对于专业法律服务的了解和认识明显不足。在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过程中,她了解到老百姓对法律服务有着迫切的需求,于是便组建了“娘家人”法律服务队,自此开始长期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更接地气,张淑娟自费购买法律书籍、结合石城地区纠纷特点、群众需求和典型案例,有针对性编写法治讲稿30余篇,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普法宣讲等方式,让当地老百姓了解更多专业法律知识。

2018年7月,石城地区连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西湾子、黄峪口两个村受灾尤为严重,200多名群众紧急避险转移,被安置到石城中心小学和溪翁庄中学临时居住。由于较长时间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群众产生焦虑情绪,各类摩擦时有发生,给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得知这一情况后,张淑娟主动请缨,带着“娘家人”服务队立即赶赴临时安置点,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现场调解矛盾纠纷、解答法律咨询,并采取“以案释法”、有奖问答的方式开展专题法治讲座,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经过几年努力,越来越多的石城百姓认识并认可了“娘家人”法律服务队。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老百姓也会第一时间主动找上服务队寻求法律服务和帮助。

两度搏击病魔

为人民调解的脚步从未停歇

正当张淑娟满怀激情和憧憬,规划如何在司法所的舞台上大展拳脚,把“娘家人”法律服务队的工作再进一步时,一场噩梦突然降临。2010年,因持续头痛难忍,张淑娟到医院检查,一系列的检查后,医生告知她患上了脑瘤,需要立即开颅手术。得知病情,她和家人觉得仿佛一道晴天霹雳,连续几个晚上彻夜无眠。她想到年迈的父母、年少的儿子、所里的工作……无数的人和事像幻灯片似的在她眼前略过。怀着紧张和希望,在家人的陪伴下,张淑娟进行了开颅手术。所幸上天眷顾,手术很成功。出院时,医生再三嘱咐,一定要注意休息、定期复查。但因惦记所里的工作,术后仅在家休息3个月,张淑娟就不顾家人的反对,又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

2020年1月,刚刚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任务,一阵张淑娟“熟悉”的头痛症状再次出现。尽管做了充分思想准备,但当她拿到医院写有“头部核磁显示有颅内阴影,疑似复发性脑瘤,建议手术治疗”的诊断书时,还是不愿相信最坏事情真的发生了。

因临近年关,张淑娟没把这个消息告诉其他人,只有他们夫妻2人每天在痛苦与流泪中度过。大年初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体党员干部立即投身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疫情就是命令!想到严峻的抗疫形势,想到所里庞大的工作量,张淑娟毅然决然地将入院手术的通知书藏起来,与同志们一起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疫情防控期间,张淑娟入村督导、走家串户排查,开展敲门行动……从寒冬到入夏,她没有休息过一天。那时的她就像上满发条的“陀螺”,每天奔波在会议室、村委会、路口卡点之间,有时忙得一天都顾不得喝上一口水。

紧张忙碌的工作一直没有停下,直到2020年8月,张淑娟才在爱人的催促下,选择入院进行开颅手术,在住院前一天,她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人。

两次闯过“鬼门关”,张淑娟更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她常说:“作为一名司法行政干警,最大限度满足好人民群众不同法律的需求,保障群众合法利益不受侵害,立足职责使命,做到保一方平安、助一方发展,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平凡而光荣的司法行政工作中,张淑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使命和初心,成为了受百姓尊重和爱戴的“全国人民调解能手”。

□本报记者 王路曼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