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征稿启事
最好的礼物
默契搭档
何时归去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5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时归去来

 

年少时读陶渊明,并不能懂他。以为这人就是一愤青,放着好好的县令不做,偏要搞农业,结果弄得入不敷出,家徒四壁,家人跟着受穷不说,自己犹乘醉高歌。难怪他唐代的“铁粉”李白这样写道: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两句诗,活脱脱写出了陶渊明醉意朦胧的呆萌。

冯唐有诗曰:“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驰骋江湖,建功立业,试问哪个少年不愿功成名就?然而,生活是复杂的,命运是多变的,豪情万丈难抵老景凄凉。君不见,壮志难伸者有之,折楫中流者有之,徒耗岁月者更有之。活着活着,人就活出了许多疲累和无奈来。人到中年,处于家庭的顶梁柱位置,方能真正体会“中年听雨客舟中”的沧桑和悲愁。这时候再来看陶渊明,你的眼光就变柔和了许多,甚至难免情不自禁做起他的“粉丝”来。

斯日又读到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真个是:归心似箭,思乡若渴。纵观陶渊明一生,他也曾风华年少,胸怀救国济世之良愿,也曾把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刻在心中,“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正是诗人内心有所追求的泱泱写照。然而,东晋末年动荡黑暗的政治阴霾,一次次侵袭了诗人晴朗的心空,屡次出仕,屡次请辞,直到最后彻底灰了心。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此非仙人乎?尘世上少了一个彭泽县令,南山下多了一位洒脱的酒仙。从陶渊明身上,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人类心灵的自由完全可以通过内修达到了无挂碍,若羽化而成仙的地步。一个人正常的物质追求无可厚非,但绝对不能放纵贪欲,进而成为物质的奴隶。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从此可以,山妻相厮守,稚子绕膝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不必朝九晚五,恭敬谨慎,而选择过上一种自由自在,可以倒头到天明的闲居日子。“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自斟自饮,饮少辄醉,喝的是一种自由和意趣,这比官场上的身不由己,言不由心多了多少惬意和纯粹!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洁身自好,那些孜孜于名利之徒不交也罢。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是这寂寞千金难买。“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好个陶靖节,往来皆质朴,何必笑白丁?好个五柳先生,以天地为师,自然为友,乐乐陶陶,寂寞个什?

古来文人多清高,走不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藩篱。陶渊明不然,“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春耕夏耘,汗水湿土。东山歌罢,西溪赋诗。倘若小资一点,采几束野花养在瓶里,拾几枚落叶夹在书页,体味一下“人间至味是清欢”的风雅,渊明先生怕也会发出“夫复何求”的慨叹吧。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生活的藩篱让我们常常违心做出选择。情感的失落、人事的龃龉、如烟的乡愁、如梦的过往……心中的块垒才消去却又堆积。我想我们可以学学陶渊明的“卸解之法”。我们可以举杯自酌,可以仰天长啸,可以登高望远,可以清流赋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却独要与这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得其利而不忘其义。

历史的长河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千百年来,陶渊明人虽逝去,而其“独爱菊”的高洁品性,却一直在中国人的思想灵魂深处熠熠生辉。读完文章,暮色已经西沉,我仿佛看到一位持壶觞的古人,长衣大衫,束发结带,吟咏着他那山清水秀的诗意人间。

□吕海涛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