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那些一幕幕争抢长眠在地下历史名人的闹剧此起彼伏。这类行为不但抢夺名人出生地,还抢夺名人的“七姑八姨”。甚至连历史神话、小说中子虚乌有的名人如哪吒、西门庆等也在列队争抢之列。前不久,安徽的舒城县和庐江县的两条大道都争相改名为周瑜大道,而让公众不知所措,给出行带来了不便。
据介绍,庐江县的“周瑜大道”,是2013年将“军二路”更名而来;舒城县则是近日对三里河路进行了更名。媒体披露,两地已经为“周瑜故里”争论多年,双方都能从史料文献、文物遗存方面给出自己的依据。看来,这场争论还将继续进行下去,周瑜大道的冠名也不会轻易撤掉。
从表面上看,上述两地争的是历史名人冠名,实际上争的冠名背后的经济利益。按照这个思路,周瑜不但可以来命名道路,还可以命名风景区,甚至还通过命名周瑜故里等来提高当地知名度,从而获得不菲的经济回报。只是类似周瑜这样的历史名人,其真正的出生地、成长地、埋葬地还需要扎实的学术考证,不能仅仅凭借史书上的一句话就来论定。
况且就是真的名人出生在某地,葬在某地,但如果这个地方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只是一味地在名人故里情结里纠结,在名人大道上渲染,我想,这也不会最大限度地振兴地方经济。
由此,联想到去年网络上热传的广西灵山县一个政府文件——《灵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 “武则天她妈在钦州”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组的通知》,无疑让人笑掉大牙。武则天固然是一代巾帼英雄,她在世时的政绩和历史故事,值得后人们从多个视角进行评说,而且若从严谨的学术价值来考证,也会促进唐代历史的研究。不过,不知道研究武则天她妈又有何益?这也是近年来有的地方巧借历史名人来为自己贴金的又一个登峰造极的案列。
我以为,历史名人不是狗皮膏药,随便往哪里一贴,就立即闪现灵光,也不会因为挖空心思,找出了不着边际的历史名人故里,就会让当地经济腾飞。打名人旗号,必须有严谨的历史考证,必须有切切实实的文物和史籍来佐证,如果不是当地的名人,却硬性安在当地,只能让人是雾里看花,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提振经济的作用,还因为“山寨”名人或“山寨”景点而马失前蹄。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历代名人都有其活跃的时空范围,但不少名人亲友的简介和轶事,其实缺乏实证。许多情况下,他们的生平和名人的人生主线并无太大关系。如果一味“蹭”名人流量,而缺乏文化底蕴,更难以取得经济回报,反而容易迷失发展方向。
我在这些年走访各地的过程中,就发现很多景区对有的名人生拉硬拽,让人十分反感。因为借来的名人都很虚幻,没有太多的史料和文物支撑,很多都是人造景点,东拉西扯,丢失了对历史的敬畏。
我以为,历史名人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和历史现象,有特定的指向性和归属性。而很多地方为了发展旅游,不惜找来和自己不搭界的历史名人,不但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发展观、政绩观,也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亵渎。本文提到的两县争夺周瑜争了多年,实在是两败俱伤。还不如坐下来认真商讨,如联合研究周瑜生平、联合开发相应的文化产业更为实际。如此也免除了公众因为面对两个周瑜大道而带来的出行不利。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