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窗
3上一版
 
我在中轴线上修文物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在中轴线上修文物

一根普通的木条,在师傅一道道工序加工后制成榫卯完美契合
选手在制图的过程中反复计、算反复调整画面比例结构,力求做到准确无误
彩绘项目,选手屏气凝神作画
选手们在新的木桩上挖槽并和老木桩连接,做到修旧如旧
劳模代表们来到比赛现场感受传统技艺
 

木工、瓦工、彩绘、制图……伴着槐花的香味,位于景山后街的庆云寺里,一场能工巧匠间的较量正在上演。这是2021年西城区“大都工匠”文物古建修缮技能技艺大赛决赛现场。

“我就在这个院子里干活。”参赛选手李永芳兴奋地说。他和众多选手所在的庆云寺,地处首都中轴线,是创建于明万历年间,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目前正在开展修缮工作。

从去年4月份开始,李永芳就在这里参与修缮工作。前殿的柱子、西配殿的前檐柱,他都已经触摸了上千遍。虽然活还没有干完,但是外行人已经完全看不出修整过的痕迹。

“柱子的木头如果有坏的,我们要先进行墩接,也就是今天比赛的内容。如果没有,就要先将柱子原有破损的表皮一点一点去掉,然后撕缝、下竹钉、汁浆……一共有14道工序,虽然繁琐,但是每一道都不能马虎。”李永芳介绍说,他来自河北易县,干这行已有近20年的时间。“这次在我修缮的院落里参加比赛,想想就激动。”

“通过参加这次比赛,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传统工艺的魅力。”制图项目选手刘羡琮告诉记者。

飞椽、连檐、瓦口,选手们的每一笔都精准到位。其实,从参赛以来,他们就在不断查阅相关规范和瓦石、木作的书籍,向各位师傅请教,练习绘制。

“在实际工作中,专业人员已经习惯使用电脑绘图,但是在古建领域,手工绘图的手艺不能丢。古建千变万化,手绘更加灵活,也更具有美感。”刘羡琮说,“参加比赛,让我对‘工匠精神’又有了深刻的理解。工匠以其毕生精力献身于某一工艺领域,他们用心血和智慧去从事一门手艺,在生计中谱写历史,也成就自己。我希望我能成为那样的人。”

几位彩绘项目的选手屏气凝神在纸上画着。选手肖志强告诉记者,他已经画了30年。油漆彩画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看着完成的一幅幅画作,心中就会升起一股成就感。

“2018年,我参加过故宫的彩画比赛。这次参加比赛,心中有很多感慨,希望有机会多参与文物古建的修缮工作,为中轴线申遗出力。”

西城是古都文化的重要承载区,近年来通过街区治理、科学保护、精心修复等工作让一些古建筑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中,展现了应有的魅力。

“文物修缮技能大赛,不仅是一次竞赛,更是一次大练兵,中轴线申遗现在是‘冲刺阶段’,需要该行业职工技艺越来越高,也更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共同助力中轴线申遗,让更多的人领略北京古城风貌。”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高级工程师汤崇平说。

□本报记者 陈曦/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