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的“秋园”生于1914年,原名梁秋芳,是作者杨本芬的母亲。当我读到秋园12岁那年失去两位嫂子,其后父亲又病故时,预感到了秋园可能坎坷的前程。紧接着她父亲经营于洛阳安良街的“葆和药店”逐渐衰败,“秋园的童年结束了”,就这一句,便奠定了小说的基调。作者杨本芬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冷静而流畅地回忆和抒写了母亲“秋园”颠沛流离并载沉载浮的一生。
作者杨本芬在母亲“秋园”89岁高龄去世后,毅然拿起笔,在厨房每天忙碌的间隙中,一个字一个字地完成了11万字的长篇小说《秋园》。当时的杨本芬60多岁,而《秋园》得以正式出版的2020年时,她已80岁了。她说:“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秋园17岁时嫁给了时任国民党上校参谋的杨仁受。1937年随丈夫滞留于湖南,开始了贫困挣扎的一生。她一共生了五个孩子,大女儿夕莹死于1948年中秋节。二女儿之骅(作者杨本芬本人)随即变成家中长女,与母亲一同支撑起这个家。而杨仁受被军队开除后,失去了较为丰厚又固定的收入,其后不论担任乡长还是教师,一直为人诚厚,乐善好施,仁义万分。但委实人如其名,一辈子只顾仁义,性格却过于软弱,愈来愈逆来顺受。一家人的生活因此艰辛不堪,杨仁受在1960年死去。
这之前,这之后,秋园带着孩子们每天忍受贫穷、饥饿、歧视和无望,整个家庭就像一只飘摇的破风筝。阅读《秋园》时,我多次合上书页,不忍卒读。我也多次掩卷落泪,不由自主联想到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或者余华的《活着》。
关于饥饿,关于生死,关于最底层贫民的命运多舛,抑或动荡流变,他们的确存有一个共性:都在为无言沉默的一大批人诚实述说,都在为不能开口的过往人等回忆记录。这些人兴许只是历史构成中的一片一片小瓦砾,而不会被正式写进历史,当然包括这位普通的母亲秋园。而杨本芬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决定用小说的形式讲述母亲的一生。秋园这位母亲,89年的漫长人生中,有65年在乡村度过。她当过教师,带着孩子们要过饭,却始终不忘穿着得体,始终不忘应保持尊严。在此期间,经历了抗战、土匪、饥饿、逃荒、工分、口粮、劳累、死亡以及穷困潦倒等等,却从不抱怨,心存良善。
正是秋园的儒雅、善念和坚韧,使她带着孩子们努力活下去,使得人如其名般散发母性之光,因为她为了孩子们能够不顾一切,这样的不顾一切让她绽放光芒。
这部一个普通中国女性记录下来的普通人一般的母亲手记,应该更多地被熟知、感知,让人能够透过这个门隙,触及那些在历史变迁中的命运浮沉、生死遭际,触摸其背后那些挺拔向上的精神与品质,让每一位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女性,拥有记录家族史、获得话语权的权利。
□李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