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劳动最美
从书香中品读 可爱的劳动者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5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书香中品读 可爱的劳动者

 

从古到今,劳动就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历代体察民情的作家与诗人都纷纷用饱含深情的笔调,为之歌之咏之。那一首首、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既见证了劳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又将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进行了生动诠释。在劳动节到来之际,不妨让我们品读这些美篇,更进一步了解劳动者群像。

上古时代,生产力低下,加之受统治者的压迫,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极其艰辛。在《诗经》里就描绘了各式各样的劳动状况,如《伐檀》写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砍伐檀树一声声,棵棵放倒堆河边,河水清清微波转。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要吃白饭啊!)”这首诗不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场面热烈的农耕图,而且还表达了伐木工人对统治者坐享其成的不满与愤怒。

如果说从《伐檀》这首诗里我们听到了民怨声,那么唐代李坤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则让我们看到了原本有硕果累累的好收成,农人们理应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可结果是吃不饱、穿不暖、惨遭饿死的悲惨场面,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感慨动容。

诚然,劳动是艰辛的,也是愉悦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东晋陶渊明辞官归隐后,过着平淡自在的生活,他的这首《归园田居》就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闲情逸致的田园劳作场面,那种悠然自得的情怀,和对劳动的热爱,在诗中抒发得淋漓尽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更是用清新的笔调,寥寥几笔把夏日乡间劳动的热烈场面写得栩栩如生:男耕女织,日夜操劳,虽然辛苦,却也其乐陶陶,一个“学”字,把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渲染得酣畅淋漓,妙趣横生。

从古诗中,我们读到的是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那么在现代作家的笔下,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对劳动的尊崇、对劳动者的热情讴歌。可以说,这就是劳动的魅力所在、劳动者的伟大所在。“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这是鲁迅在《故乡》中,闰土与作者的对话,看似漫不经心的话语,听着却令人倍感温暖,一位朴实憨厚的劳动者形象不觉跃然纸上。

“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果树园里便飘起了清朗的笑声。这些人们的欢乐压过了鸟雀的喧噪。梯子架在树旁了。人们爬上梯子,果子落在粗大的手掌中,落在篾篮子里,一种新鲜的香味便在那些透明的光中流荡……”这是丁玲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描写的一段果园里摘果子的场景,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劳动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这是杨朔《荔枝蜜》中的描写,作家通过对荔枝蜜的香甜和蜜蜂辛勤创造、无私奉献的赞美,热情赞颂了为创造幸福生活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人民。

劳动者最可爱、最可敬,也最仁厚,让我们在这个充满希望和祝福的季节里,手捧缕缕书香,向每一位劳动者致敬!

□马晓炜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