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城区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紧抓“两区”“三平台”战略机遇,全力推动核心区控规落地落细,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老城愈加庄重大气,让居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先行先试
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作日来到西直门外南路,原“动批”区域,昔日喧嚣热闹的人群和杂乱无序的景象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的高端楼宇、现代感和艺术感交织的中心广场。这里,已经变身成了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核心区。
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动批”就聚集了聚龙市场、金开利德、天和白马等12个服装批发市场,最鼎盛时有超过3万名从业人员以及10万人次的日均客流量,但同时也滋生了小商小贩占道经营、进货车辆乱停乱放等乱象,给这一区域的交通、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
北展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李云伟介绍,当时,“动批”年均给西城带来经济效益约6000万元,但政府支付的管理费用年均超1亿元。“动批”繁荣的背后是人口增多、资源有限的“大城市病”。疏解,成为当务之急。
从2013年12月3日,北展地区建设指挥部成立,到2017年11月30日,“动批”最后一个营业的批发市场——东鼎服装批发市场正式闭市。西城区紧抓“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用4年时间完成了“动批”的疏解腾退。随后,又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启了“动批”的转型之路。
“紧邻金融街和中关村西城园,这种区位优势是别的地方所不能比的。因此,在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之后,区里决定建设金融科技产业聚集区,服务当前蓬勃兴起的产业革命和科技创新。”李云伟说。
西城区充分发挥自身在金融资源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先后发布“金科十条”“金服十条”“金开十条”等政策“组合拳”,助力金科新区建设提速。 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老“动批”所在的北展地区升级为了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
明亮的玻璃外墙、简约的室内设计……经过改造,老“动批”的四达大厦,现在的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已经成为了金科新区的地标性建筑,气质和功能都有了飞速提升。
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副总经理李倩介绍,这里已经成为承载金融科技“国家队”“独角兽”“生力军”企业落地的重要载体,入驻了中央结算公司、奇安信公司、神州数科公司等业界知名头部企业。
目前,金科新区核心区新入驻企业120多家,金科新区共入驻企业近500家,正在形成金融科技企业的聚集效应。金科新区在全国率先探索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在三批22个试点项目中,金科新区企业承担了64%的任务,成为中国版“监管沙箱”的核心承载区。
同时,西城区坚持对标国际一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创新并总结出“无接触”数字服务、“小分队”组合服务、“双管家”常态服务、“场景化”应用服务等特色服务模式。
“西城区在营商环境方面做得非常好,多次解决了我们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比如办公场地、员工保障、融资对接、上市协调等,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金科新区入驻企业、奇安信集团副总裁陈华介绍说。
中关村西城园管委会主任袁文表示,到2023年,金科新区力争整体亮相。未来三到五年,金科新区核心区将引入高端商业业态、各类首店商户,增加生活、休闲配套设施,让金融、科技人才在这里体验工作、生活、消费一站式服务,吸引更多金融科技机构。预计“十四五”期间,金科新区核心区的地均产值将达到每平方公里500亿元。到2035年,将建设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引领者、产业发展增长极、制度标准策源地和创新人才首选地。金科新区将实实在在地为首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守正创新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西城区在助推首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今年1月份,历经三年多的整体提升,全长1.7公里、始于元代的鼓楼西大街亮出“稳静街区”新形象。这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批复后,西城区首个重点推进完成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将有效助力中轴线申遗保护。
西城区什刹海阜景街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刘维岩介绍,鼓楼西大街整理与复兴计划于2017年6月正式启动。该计划意在恢复老城特有的古都韵味和历史文化,实现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空间。
拆除违建、提升建筑立面、整治公共空间……这一地区进行了8大项22小项整治后,历史韵味初步显现。随后,又全力挖掘文化景点,打造文化探访路线。如今,漫步鼓楼西大街,即可“探访一处元代码头、漫步两段古迹高墙、体验四个口袋公园”。
“一个景点一个故事。我们利用拆违腾出的52片街道空间,在景点周边建成85处绿化景观,方便游人在‘打卡鼓西、漫步斜街’时坐下来,慢慢品味景点背后的历史文化。”刘维岩说。
西城区是北京营城建都的肇始之地,历史积淀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目前,全区有不可移动文物369处,文物保护任务艰巨,合理利用潜力巨大。
“十三五”时期,西城区实施文物保护“三解工程”(解危、解放、解读),开展了腾退一批、修缮一批、合理使用一批、新增认定一批以及筹建开放一批的“五个一批”工作。2016年,西城区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工作,共计启动52处,总投入45.27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52处2042户中的1876户腾退,总体腾退比例达92%。
文物腾退后,西城区加快推动文物开放利用。万松老人塔——北京砖读空间、佑圣寺——十月文学院、林白水故居——椿树书院等腾退后的文物建筑陆续实现了对社会开放。
腾退后的文物应如何更合理地使用,既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更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命题。2019年,西城区率先进行尝试,出台了《北京市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首次在政策层面对文物的活化利用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西城区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模式上大胆探索,尝试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把关、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为文物活化利用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不久前,西城区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招标结果落地,包括歙县会馆、晋江会馆、梨园公会等在内的6个项目都确定了活化方案。
西城区区长孙硕就表示,未来,西城区要让文物合理利用成为老城复兴的亮点。“坚决贯彻落实《总规》和《核心区控规》要求,将文物利用和老城保护与复兴相结合,与街区更新相结合。我们的很多文物都在胡同里,与百姓毗邻而居,要通过让文物建筑‘活’起来,使其真正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时感受到文物的魅力。”
以民为本
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在西城,文物的活化再利用都会融入百姓生活,而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更是采用了“民生工作民意立项”的工作机制。这也正是西城区立足首都核心区功能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践行“红墙意识”,在“全响应”“访听解”“接诉即办”工作基础上,探索形成的新时代民生工作长效机制。
“我们服务着周边多个小区,居民的满意率达到了98%。”“居民有问题保修,我们专业维修人员会在半小时之内上门。”“在物业费包干制之内,我们的垃圾清运费、水电能源费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日前,在广内街道核桃园社区召开的“好商量”居民议事会上,三家候选物业公司负责人正在向居民代表们进行自我推荐。其实,像这样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的情况,在这里已经成为常态。
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民生工作民意立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自2017年以来,他们先后经历了制发文件、试点先行、全面铺开三个阶段,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各委办局、15个街道263个社区全面开花。在此过程中,规范了各项民生工作的分类标准、工作要求、实施程序等,完善了民意征求型、民需申报型、民情推动型三种类型民生工作的推进流程,将民主协商贯穿于决策实施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同时结合基层开展工作需要,明确了区委办局及街道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并结合做好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党群服务等各领域民生工作,给予建议立项清单。
位于北二环附近的什刹海风景区,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但是,环湖的七处主要堵点,却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我们就守着河边住,可是想围着河圈转转,根本就不可能,很多地方都被商户的建筑挡住了。”家住板桥三条,已经在这里住了近40年的洪阿姨告诉记者。
2018年,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利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陆续对西海、后海、前海三海的环湖步道进行疏通,拆除阻碍道路的房屋、围墙等,还湖、还路于民,使6000米临水步道全面贯通,把封闭10年之久的临湖美景归还给居民。与此同时,通过营造水生种植区、生态浮岛区,恢复西海湿地生态。
“环湖路通畅了,景色更美了,我们的心情也通畅了。我现在天天都来这儿遛弯、锻炼。甭提有多高兴了。”洪阿姨感慨道。
记者了解到,民生工作民意立项已经在西城区全面开花,成为基层党委政府优化决策,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有效路径。现在,越来越多的党员、居民、社区社会组织、辖区单位等多元主体主动参与到治理当中,形成合力,促进基层治理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主动治理转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报记者 陈曦 文/摄